进得王老大家的院子里来,二楼是绣楼,是王家女儿的闺房,据说在出嫁前两年,女都得呆在这阁楼里读书绣花练技艺,不得下楼。这算得是极品宅女了。
大院石雕内容丰富,大都是一些二十四孝之类的。比如这幅,嗷嗷待哺的儿子被仆人拉开,母亲用乳汁喂养婆婆,这样才是好媳妇。现在就不用了,可以喝三鹿、圣元。一块块石雕看下来,只觉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全是礼智仁义孝之类的。总之就是尊卑有序,让你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这套规则。中国以礼制代替法治,看似人情十足,其实礼制冷酷起来远甚法律。
庭院深深深几许?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数百个皇帝的轮流专制,动荡不安的时候多,和谐盛世的时候少,带给老百姓的永远是无休止的伤痛。处处兵荒马乱,而以山西尤甚,所以无论是官宅还是民居,大多选择了高墙大院的堡垒式建筑。只有躲进了这高墙内锁上大门才能求得内心的片刻安宁。你看这四合院内的正房与两侧的厢房,不正像一个人两臂紧抱躯体蜷缩在地?有钱了,就怕别人来共你的产,所以大到紫禁城,小到四合院,都是这种缺乏安全感的心态。
大院屋顶有点意思,都是单面坡。这叫“四水归一”,或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少雨,一旦下雨可以最大限度地收集雨水。
王家大院之外,尚有一些大院未被规划到景区中来,还有居民在门前聊天,这倒是给这老宅子增添了些许生气。毕竟房子是用来住人的。
“尊严第一,舒适第二,”马未都说中国古代家具时曾这样点评。其实房屋也是如此。从各房间的布局到各装饰细节,都无不体现尊卑等级的限制。许多繁复的装饰基本没有实用,只是一种象征意义,无时不刻不在昭示着主人的身份。或许可以说,这样的装饰并非为了身体感官舒适,而是心理快意。封建制度的壁垒森严决定了建筑的壁垒森严。你看王家大院的森严气象,大片屋顶填满了几乎所有空间,森严的等级制度决定了你的活动空间,你能走到哪个房间,取决于你的身份地位。
这样一来,王家大院这样的建筑群,与其说是住人的住宅,不如说是关人的监狱。高墙不可逾越,他限制了人身自由,更禁锢了人的思想。试想,当一个人不得不屈服于这套等级制度,不就证明这种统治方法已经成功了吗?当底层都以能住上这样的豪宅为追求目标、羡慕人家官高马大时,就说明礼制已经深入人心,对统治者而言,社会就在三纲五常的礼制下实现长治久安了。“王家归来不看院”,还真有点不想看院了。
就如这社会天天围着你的耳朵讲“和谐”,讲得连大部分人都不去思考什么是“和谐”、为什么要“和谐”时,这社会就真他妈的“和谐”了。(图/文:湘之驴)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