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老北京最繁华的饭庄(组图)(2)

喜欢
大字
小字
| 2010年03月03日15:02


老北京饭庄里的伙计

老北京饭庄里的伙计

  老北京的饭庄最初主要以经营鲁菜为主,只有很少的几家经营江苏、淮扬菜。因为当时上至皇帝,下至王公大臣,都对鲁菜情有独钟,而御膳房、寿膳房的御厨,几乎都来自山东,因此鲁菜风靡一时。到了民国之后,北洋政府的官员、议员、总长等,很多都来自江浙地区,他们喜食家乡菜。当时,民国的政府机关大都集中在西长安街附近,于是,一些商人为了迎合他们的口味,相继在西长安街上开设了江苏、淮扬口味的饭庄。例如,教育部就设在西单路口往南,有资料记载,鲁迅曾经就职于此,每逢有客人或者同乡来京,鲁迅就在西长安街就近招待,他最喜欢去的饭庄就是大陆春饭庄。

齐白石与胡宝珠

齐白石与胡宝珠

  日伪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战火不断,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整个社会消费水平下降,很多饭庄难以为继,逐渐衰落下去。至1946年,八大春中有“七春”倒闭、歇业,仅存有同春园一“春”。虽然“八大春”的存在仅有短短的十几年的光景,但是它们却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同春园的开业,引食客“闻香下马,知味停车”,拉开“八大春”的序幕

  上世纪30年代在西长安街的“八大春”里,至今营业的就剩同春园了。同春园开业之初,店址就设在西长安街路北,电报大楼西侧。我去西长安街寻找八大春的旧迹,现在这条长街已经完全没了旧时的痕迹,现在电报大楼西侧是北京著名的民航大厦,在靠近图书大厦的这一侧虽然有几家小饭馆,也都是一些很普通的快餐。上世纪30年代西长安街“八大春”“争奇斗艳”的景象,已淹没在历史的记忆中。

  我曾经寻找到当年了解同春园的老人,在他们依稀的记忆里,开业之初的同春园甚是简陋,整个饭庄是一个仅有8间平房的四合院。上世纪30年代,因为时局不稳,而饭庄之间竞争又十分激烈,生意不好做,倒闭、关门是常有的事。开办同春园的几位合股人,是从生意不佳的四路春饭庄出来的。同春园以经营江苏风味菜肴为主,店主为讨个吉利,在起店名上特别讲究,同春园取“同心协力春满园,花开茂盛,生意兴隆”之意。

  开业当天,盛情邀请时任北平电灯公司经理、著名的书法家冯恕捧场。冯恕送给同春园一副对联以祝贺新店开业:“杏花村内酒泉香,长安街上八大春”。自此,八大春便以同春园开业而名满京城。

  同春园开业之初,生意并不是太好,而几位厨师又相继跳槽,就如雪上加霜,饭庄眼看就要关门了。主灶的郭干臣四下求贤,高薪请来了当时在虎坊桥春华楼主厨的王世枕。在王世枕的精心打理之下,饭店的生意蒸蒸日上。同春园的拿手菜,主要有松鼠鳜鱼、响油鳝糊。传统的文化菜有水晶肴肉、清炖蟹粉狮子头,面点小吃有核桃酪、羊羹、春卷等。

  到同春园不仅仅是吃饭,吃的还是文化,比如松鼠鳜鱼,就是借用唐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菜上桌佐以趣闻典故,美味更在菜品之外。据说同春园开业之初,王世枕就以松鼠鳜鱼为头道大菜,引食客“闻香下马,知味停车”。松鼠鳜鱼叫座,几乎是桌桌必点。

  当年国画大师齐白石就特喜好同春园的松鼠鳜鱼。有一次,他带着关门弟子娄师白到同春园会友。下车时,娄师白因为急于搀扶老师,结果将长衫剐破。由于娄师白家境贫寒,看到衣服被剐破,十分心疼。齐白石为让弟子开心,进同春园落座后索要纸笔,挥笔而就《补裂图》送给娄师白,画上还题诗一首:“步履相趋上酒楼,六街灯火夕阳收。归来未醉闲情在,为画娄家补裂图。”

  1936年,同春园招股扩建了一墙之隔的东院,拥有了一东一西两个四合院,还有几个小套院,成为共计25间房的大饭庄。特别是新扩入的东院,宽敞明亮,环境也好,包办各种酒席宴会。饭庄老板极会做生意,经常请一些当时的名角唱上几个段子助兴,因此平日里同春园宾客络绎不绝,生意十分红火。据说,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六十大寿,就是在同春园办的。而肖长华先生收徒,也是在这儿设宴庆贺。京剧名家谭富英,每到长安大戏院演出,一定会到同春园吃饭。

  1954年,长安街拓宽马路,同春园迁到了西单十字路口西南角把口儿。1999年,为迎接国庆五十周年大典,西单路口大面积改造,同春园再次迁址,在新街口外大街安了新家。

  -在庆林春齐白石为继夫人胡宝珠举行扶正仪式

  “八大春”里赫赫有名的还有“一春”,就是庆林春饭庄。上世纪30年代的西长安街是一条纯粹的商业街,每日人来人往,当时的社会名流都喜欢到西长安街一带的饭馆聚会,而其中最受欢迎的要数庆林春了,不过随着解放前夕经济越来越不景气,庆林春饭庄最终消失了。

  在庆林春存在的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里,这里发生的故事很多已经烟消云散了,但有一件事却至今令人回忆。1941年,庆林春里举行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婚礼”,那就是齐白石为继夫人胡宝珠举行的扶正仪式。

  齐白石的发妻陈春君是一位非常贤惠的妻子,尽心尽力操持家事。她与齐白石同甘共苦,经历过齐白石人生中一段非常艰难的岁月。后来,齐白石决定到北平发展,陈春君舍不得湖南老家的一点薄产,决定留在家乡,而她又担心齐白石的生活,决定为齐白石再找一房副室。于是,陈春君就相中了当时年仅18岁的胡宝珠。1919年7月,陈春君亲自将胡宝珠送到北平与齐白石完婚,然后回到湖南老家。从此胡宝珠就一直陪伴着齐白石。

  胡宝珠心地善良,性情温顺,为人宽厚。她陪伴齐白石生活了二十多年,悉心照料齐白石的起居,夫妻感情融洽,胡宝珠深得齐白石的喜爱。胡宝珠聪慧过人,在照料陪伴齐白石作画,为其磨墨、取水、调色中,她还逐渐步入了齐白石的艺术生活。每日耳濡目染,见到齐白石的作品多了,渐渐地胡宝珠也能指出笔法上的巧拙。

  1940年初,陈春君在湘潭老家去世,齐白石非常悲痛。齐白石的很多亲友都劝慰他,让他把胡宝珠扶正,作为继室。于是1941年5月4日,齐白石便在他非常喜欢的庆林春饭庄,订了三间一套的包房,设宴邀请胡佩衡、陈半丁、王雪涛等戚友为证,举行胡宝珠立继扶正仪式。

  举行扶正仪式的当天,齐白石先把他一生劳苦省俭积存下来的一点薄产,分为六股,陈春君所生的三子,分得湖南家乡的田地房屋,胡宝珠所生三子,分得北平的房屋现款。齐白石在众多老朋友的面前,立下了分产字据,六人各执一份,以资信守。分产完毕之后,随之举行了胡宝珠扶正仪式,在场的二十多位亲友,都签名盖章以资证明。

  齐白石当着亲友的面,在族谱上批明:“日后齐氏续谱,照称继室”,依此确定了胡宝珠的身份。胡宝珠那天十分高兴,招待亲友直到深夜,身体素弱的胡宝珠毫无倦累神色。然而,胡宝珠被扶为继室后没几年,1944年就病逝了,可以说庆林春饭庄留下了她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1 2 3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有话说

您还可以看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