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芙蓉村已近午后三点,虽说刚入秋,太阳却似乎早早地倦乏起来。夕阳照映在古旧的青砖蛮石上,渲染出一种晕黄但极有质感的色彩,正是最美的时刻。我们沿着卵石路缓缓在村里踱步,用镜头捕捉着一切生动有趣的事物:蛮石的寨墙和墙脚、戏台的藻井和飞檐、卵石的小路和石缝里小草、摇尾的黄狗和踱步的鸭子……远处的芙蓉峰,高耸伟岸,在午后的阳光下,三座山崖被笼上了一层灰绿色的雾霭,尽管看不真切,但是贴在青天上的灰绿色剪影,依然可以成为芙蓉村最好的画屏。在江南看惯了徽派的白墙黛瓦和风火墙,但楠溪江边的民居却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样式,几片粉壁,勾勒出原木,随弯就曲,像一幅版画小品,衬托出蛮石的刚强浑厚,屋顶微微翘曲,轻盈舒展。村里的屋前屋后的矮墙,很多都已塌落,但那墙上却总爬着些南瓜和丝瓜藤,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细弱小草,在八月依然努力地绽放着些小花,像是这矮墙展露的微笑,它在微笑着述说过去,述说一个个生活片断……院子里鹅卵石铺就的庭院,石缝里长满了青草,甚至在一家院子我还看到了一大片粗壮肥大的芋艿。但几乎每户人家总是不经意地在院子里放着几盆或开着花、或造型别致的盆景,楠溪江的山水竟会陶冶出芙蓉人这么朴实又这么精致的生活。
芙蓉是依然活着的古村,这里独特的历史积淀、街巷风貌、以及保留至今的某些传统,赋予这古村建筑以生命力,虽经风雨侵蚀,虽历沧桑变换,却不褪色,反而愈加鲜活。对于古村落的保护,关键在于人,在于还继续生活在古村落里的村民。今天的芙蓉规划为新村和古村两部分,古村里仍留有相当部分的村民居住,让他们来呈现几百年来一直存在的自然生活形态,让他们生活在文保单位里,以保持芙蓉村的原汁原味。徜徉在充斥着乡村野趣的芙蓉,你尽可以充分体验恬静而又充满生气的小村生活。我眼前这一条条鹅卵石铺成的长巷、绕村流淌的清渠,一面面由原色的、有点泛黑、长着青苔的石头砌就的矮墙,原来都承载了近千年的沧桑,没想到这平常中却孕育着这样的美,古朴,沧桑,又耐人寻味。在一些被堆积的角落里,仿佛都是留在中国人记忆中的片片陈香,凌乱却让你舍不得打理清晰。陈志华先生说:“楠溪江建筑没有皖南名居的精致,没有晋中大院的豪华,但他们把楠溪江姑娘的清纯灵秀,老农的朴实坦诚和在乡文人的儒雅散淡熔铸进去了,它们便那么和谐宁静,潇洒自如。”
芙蓉古村是楠溪江古村落群的一个缩影,是雅俗两种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在建筑艺术上的积淀,是南朝以来归隐士人这一独特社会阶层寄情山水、耕读传家的审美情怀和生命心迹在现实生活中的物化与袒露。千年的平淡孕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时间在芙蓉村放慢了脚步,古村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绵亘着岁月。村里的老人们安闲地冲着你笑,他们也许曾有过辉煌或辛酸的过往,也许曾在外面的大千世界里来来往往,但他们终将在这里老去,岁月的磨砺终使他们懂得每一颗漂泊的心灵都有属于自己的驿站,而他们的归宿就是这生他养他的芙蓉村。楠溪江的山水正是因为有了文化的浸润,村落正是因为有了理想的烛照,这才发出了动人的光彩,成为中国无数明山秀水间最为婉转的田园牧歌。就是不知道这支牧歌,在现代社会的喧嚣和纷繁的侵袭下,还能够回响得多长?那种半耕半读、平静恬淡的生活,还能够持续吗?
夕阳西下时分,我坐着竹筏漂在楠溪江上,江水清澈见底,或许其中就来自芙蓉池的一缕清泉?江底时隐时现的是数不清的蛮石,芙蓉村建筑所用的蛮石应该都来自此吧?向着日落的方向眺望,芙蓉三崖依天耸立在蓝天白云之下,就好像是一朵孤独在岁月之外的铁血芙蓉,娇艳中透着一份坚毅与豪迈,那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芙蓉花!
来源:21cn
温州文化灿烂,史称“东南邹鲁”。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