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废墟堆上的丧魂落魄(组图)

喜欢
大字
小字
| 2009年07月03日15:30

  出机场雇车直去塞尔柱古镇,途中豁然望见爱琴海。爱琴海!中译总是美文,海,胜于美文:我所见过的海唯地中海一带是这样的浩瀚苍翠,此刻爱琴海对岸即是希腊,苍翠在眼,我已想象历史。

  历史来自知识,知识妨碍观看、导引观看:礁石,海的白沫,三两渔船,沿海无人,还没瞧见一根希腊石柱,我已驰入时光深处,至少两千年前。这里亦如欧陆,随处富饶:我所谓富饶非指钱财,而是草木繁盛。 “那是一块被榨干的土地。”有位美国历史学教授这样与我说起中国。我试图反驳,话咽了回去:不对,那是被榨干而仍在无度榨取的国土。

  欧洲列国遍布中世纪古堡,单是留着养着,便叫做永垂不朽。当地博物馆又一组希腊罗马雕刻,其中几具仰面击倒的战士雕刻从未见过,躯干残断,其状生猛 ——古代艺术家多擅于斗殴,看熟了伤亡之相——可惜馆小而量少,如所有古老国家,次要的残柱碑檐统统堆在庭园或馆外,杂草丛生。

  此后两天我在以弗所废墟堆丧魂落魄,速写薄将近用完。庞大遗址沿着山谷漫坡的两端展开,白石累累,那一瞬无法描述;移步踯躅,每一石柱群角度的每一变换参差,情理之中而意料之外,比前一秒的注视更其好看,好看得心烦意乱。忍不住时时移目眺望远山怎样起伏远引,怎样在视线终点美丽地倾斜。那伟大而茫然的倾斜令人心醉,少年时代山中岁月,我终生患了目接群峰的痴呆症——这是我头一回置身野外的希腊遗址,却仍旧频频看顾无古无今的山,沛然神伤。

  以弗所,公元前十世纪建城,属艾奥尼亚地区,据说除了雅典,希腊全境也不见这般完整的城邦旧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河流。”赫拉克利特(前540 —480)说。他被认作是辩证法的奠基者,爱菲斯学派的掌门人,他正是当地人啊,生于以弗所贵族之家。他本应继承王位,让与兄弟了,独自隐在阿尔忒弥斯神庙里。记载与传说穿越韶光,活下来。我在纷乱石砾中确认有过这样一位老人,他生前被称为“哭泣的哲学家” 。

  另一位名声太大的大人物,耶稣的妈妈,圣玛利亚,晚年移居以弗所,死在这里了。在无数文艺复兴的绘画雕刻中,我无数次见过无数的她。她的旧居竟在这里吗,我终于相信世间真的有过一位女子名叫玛利亚,迁来这里前,她在利伯恒眼看自己的儿子钉上十字架。

  我画了十数具移至山坡的石棺,空空如也,雕饰斑斑,主人想必是显贵吧,骨骸在魏晋或北宋时即已散失,棺室为风日销噬,已如光洁的石槽,周围碧草如茵。它们停在那里给我画,一动不动,好像说,那就是文明与时间,不必感伤。

  如今所有场合,甚至荒郊的加油站,都会有国父凯末尔的照片或雕像。旅游册警告不可批评这位深受爱戴的民族领袖:1923年,他结束奥斯曼统治,创建共和,奠定民主政体(其时五四运动才刚兴起,共产党两岁)。他懂得藏富于民,不没收富豪的财产;他说,共产主义不适合土耳其,你们去俄国吧。迄今没一位土耳其当政者超越他的声望,或篡改他的建国大纲——论共和理念,他像孙中山;行武出身而至于统辖国家,他像袁世凯。这只是比附,我知道,各国的历史与机缘无可比附,可确定的是,他身后没有土耳其的蒋介石与毛泽东,国家也未遭遇强敌入侵和自己的洗劫。

  忽而想起从未看过土耳其电影,也不知她的近代史。19世纪末叶,中国被称作“东亚病夫” ,土耳其也曾被西方讥为“欧洲病夫”。欧洲人的历史之念直指古希腊,但有人记得:漫漫无为的中世纪,希腊的魂灵长期托寄于有容乃厚的拜占庭。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有话说

您还可以看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