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一时成为国内现下最流行的词汇,各地美食PK也精彩上演,酒店预订网站Hotels.com对全球27,000位游客的调查显示,在琳琅满目的世界各色美食中,哪个国家的菜肴会拔得头筹受到最多青睐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第二名:法国
在现代欧洲菜中担任重要角色的法国菜,经常被作为一流餐厅酒店上菜和菜单组合的蓝本,而在法国菜里头,有着世界三大美食之称的便是法式煎鹅肝了。
最早懂得烹受煎鹅肝这项美食的,大概是二千多年前的罗马人吧。之后到了法国路易十六时期,鹅肝被 进贡到法国宫廷后深受喜爱,从此成为宫廷广为采用的珍味,当时许多知名的音乐家,作家和社会名流都争相赞颂,自此奠定其顶级美食的地位。
鱼子酱其实就是盐渍的鳍鱼鱼卵,这种享负盛名的美 食,早于十三世纪,就被喻为人间的极品。传闻当时在丹麦的一份报章上,曾提到当地一家工厂接到制 造鳍鱼鱼子酱订单的要求,这应是鱼子酱的最早记载。 除了鳍鱼外,鱼子酱也会用到鳟鱼、鲟鱼、鳕鱼、鳣鱼等等材料。其中,尤以鳣鱼最为特别,因其生长 的地方仅限于里海和黑海。鱼子酱可以搭配任何材料,仍不会失去其鲜美风味,无论是冷盘,美酒,糕点等等,无一不可和鱼子酱配合成绝妙的菜式。
松露和鹅肝、鱼子酱并称为世界级三大美食的。松露又名黑菌,是一种长在地 下的菌菇。在法国有“黑钻石”美名的松露,严格来说并不算是菇类,因为它寄生在树木的根部,深藏在泥土的地底,因此必须靠训练有素、嗅觉灵敏的狗才能发现它的踪影。 松露对于温度和湿度十分敏感,处理不当的话,只要是短短的三天就可以“瘦”了十分之一。重量减轻 了意即钞票亦不见了,常令老板们心疼不已。因此,为了保存松露,于是便开如有人把松露放在密封的 米桶里,或与鸡蛋共处一室。结果产生了让人意外的惊喜,米与蛋充分吸收了松露的气味,同时又让松 露的水分不会快速蒸发,造就了松露的另一番风味。松露最好的品味季节是在十二月到三月间,波尔多酒和一般的红酒都可以搭配着喝。
第一名:意大利
意大利人对西餐文化贡献颇多。公元1533年,意大利公主凯瑟琳·狄·麦迪奇下嫁法国王储亨利二世时,带了30位厨师前往,将新的食物与烹饪方法引介至法国。法国人则将两国烹饪上的优点加以融合,并逐步将其发扬光大,创造出当今最负盛名的西餐代表——“法国菜”。其次,意大利人发明餐用叉子,为餐桌上的文化立下新的批注。
意大利烹饪方式变化多端,出品多样,这也是为人所折服的。就拿最常见的面粉来说,一个面团,出色的意大利厨师就能做成上千种面点,而且滋味各异;如果要作点比较,不同地域间使用的搭配材料差异就很大,口味也大相径庭。罗马的carbonara可作为意大利面品的代表,它胜在用起士、蛋和生奶油擀出了一股独特的味道。
翡冷翠所在的托斯卡纳省(Toscana)则是橄榄油盛产之地,所以面品习惯浇上橄榄油,用料相对朴素,但入口感觉很好。南意大利以干面为主,大量运用熟番茄制成的番茄酱做酱汁,海鲜面更是新鲜,蛤蜊、虾、淡菜纷纷入馔,增添了南意大利面的多样性。而北意大利面在做法上喜爱使用奶油及cream,面品的选择也是有的,店家都喜爱手捍面,然后在面粉中加入其它味道,让面条变得有颜色和味道,例如威尼斯的黑墨鱼面就是代表之一。
但作为意大利最为传统的美食,在意大利国内国外都能吃到的通心粉做法却不见得怎么繁复:将面料放到烧开的水中煮,不久捞出,用开水浇透,滤去水,在盘中撒开,加入油、碎干酪及各种酱汁,然后就用叉子叉来吃。一根根的粉条就在唇齿边蹦来蹦去,风情万种,口感风味绝佳。
说到做法上的变化,甜点也很有说服力。各个时节,意大利都有特别制作的甜点:油炸面包弗里帖雷是过年后(一月六日开始)到嘉年华(二月中)之间所特有的甜点。圣诞节有圣诞蛋糕,到了复活节又要轮到巧克力蛋风光了,以巧克力酱浇灌成的蛋壳,由小如真蛋的尺寸到大得像枕头的巨蛋都不罕见,连藏在蛋内的礼物也是千奇百怪的。
此外,意大利薄饼里也大有文章可做,甚至说别有用途。喜欢尝鲜的广州人相信都吃过比萨饼(PIZZA),那要算是最为人们熟悉的一种意大利薄饼了。不过意大利厨师也告诉记者,在该国,正宗的意式薄饼是薄而脆的,只铺上茄酱、芝士、橄榄或香草(如辣菠菜Rucloa),吃时用刀、叉切成适合大小或卷起来吃。无论坐在哪家意大利餐厅,在等上菜的空档,餐厅还会附上几片冷面包和一种叫Grissini的硬饼干。这种细细长长的硬饼干很香,颇耐咀嚼,而冷面包多半是用来沾第一道或第二道菜吃完所剩的酱汁。因为主莱的好吃与否,往往取决在酱汁的美味如何。故而在厨师看来,真正懂得吃意大利菜的饕客,总是会把餐盘的酱汁吃得精光!
最后差点忘了转达意大利厨师的提醒,吃意大利菜一定要佐以葡萄酒(Vino),否则就像是美中不足了。基本上,口味重的牛、羊、猪肉类配红酒,口味清淡的鸡肉、海鲜类则配白酒。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