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荞) 北京35中将迁往西城区八道湾胡同一带,包括八道湾胡同在内的该片地区即将拆迁。在贴出的拆迁公告中,八道湾胡同11号院——鲁迅和周作人的故居也在拆迁范围内。鲁迅故居是否真要拆除?记者昨晚了解到,八道湾胡同11号院不会拆掉,它将作为35中的校内文物保留。
今年6月底,赵登禹路及八道湾胡同口都张贴了《北京市房屋拆迁公告》,拆迁公告上显示:“当地单位和居民自2009年6月26日起至2009年8月10日中午12时以前完成搬迁。”拆迁范围涉及前公用胡同、八道湾胡同、西直门内大街和赵登禹路,涉及1000多户居民。
昨天,赵登禹路设置了拆迁办公室,工作人员说,拆迁工作7月下旬可能会开始,“11号院一带以后是北京35中的新址。”
记者了解到,很早以前就有专家呼吁应将周氏三兄弟的八道湾住宅保护起来。2005年,时任鲁迅博物馆馆长的孙郁还给国家文物局打过报告,要求将八道湾胡同11号院改建为鲁迅博物馆的分馆,但因为搬迁资金有限,此事一再搁浅。
此次得知八道湾胡同11号院可能被拆的消息后,孙郁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昨晚,孙郁称,他得到西城区有关部门的回复称,八道湾11号院的住户将全部搬迁,其周围的民居也都将拆掉。鲁迅与周作人在八道湾的故居将作为35中的一部分予以保留,故居将可能被用作图书馆,具体建设规划还在进行当中。
-附件·八道湾11号院
八道湾11号院旧时曾是大宅门格局,宅内分正院、后院和西跨院三进。鲁迅与母亲住前院,周作人及其“苦雨斋”在后院。1923年,周氏兄弟失和,鲁迅搬出八道湾。鲁迅在这里住了4年,周作人住了40多年。
-现场探访 故居已变成大杂院
走进八道湾11号院大门,过道上的晾衣绳上晾着几件衣物,另一侧摆放着花盆、自行车等。
从过道往里走,院里已看不出当年四合院模样,堆放着柜子、砖块等杂物。周作人当年居住的房屋稍显破旧,但主体结构基本没变,旁边搭建了几间小平房。大院里,住着30多户居民。
院里的居民几乎都知道这里原是鲁迅和周作人的故居,但很多人对此显得有些漠然。一位居民说,总有很多人来这里探访,说来看看鲁迅住的地方。“可鲁迅住这里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关注这个有什么意义!”但也有个别居民向记者表示,鲁迅兄弟三个都在这里住过,这里应该保留下来,“以后肯定有价值。”
居民们说,上个月他们才接到这里要拆迁的消息,“大伙现在正跟拆迁办谈价格呢,反正补偿不满意的话,大家谁也不搬走。”
-专家建议 故居可做鲁迅展室
北京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灿炽认为,北京的名人故居保护,不是保护得太多,而是太少。鲁迅和周作人在八道湾胡同11号院写下了众多传世之作,“它们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保留它们,不仅是保留一段历史,更是保留一个城市的记忆。”
王灿炽说,保留八道湾胡同11号院,这对于35中来说也是一个亮点,一个独一无二的资源。“把故居保护起来并适当修复,合理利用。”他建议,35中除了将此处作为图书馆,还可设置一个鲁迅展览室,收集鲁迅的老照片、八道湾胡同11号院的历史和故事等,作为一个青少年教育基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