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黄浦观光巴士轧上海老味道(图)

喜欢
大字
小字
旅游时报 | 2010年01月08日15:20
老码头:“十六铺”变成小新天地
老码头:“十六铺”变成小新天地

  老码头:“十六铺”变成小新天地

  十六铺码头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独的码头,而是各个历史时期十六铺地区范围内诸码头的不规范总称。

  上海滩顶刮刮的老码头,当然是十六铺。据《上海名街志》记载,地理意义上的十六铺始于北宋天圣元年。当时,吴凇江下游有一条支流名“上海浦”(即今十六铺处),岸边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平民沙龙”,渔民、盐民、农民等常在此处交换商品,饮酒聚会,上海人的小乐惠莫过于此。

  而地名学上“十六铺”的首现,是在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为了防御太平军进攻,地方官员搞起了一种团练组织“铺”——将上海县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起一种联保联防的组织,由“铺”负责铺内治安,公事由铺内各商号共同承担。 当初的计划是划分27个铺,但因种种原因实际上只划分了16个铺(从头铺到十六铺)。其中“十六铺”是16个铺中区域最大的:包括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的广大面积。

  1909年,上海县实行地方自治,“铺”被取消。然而,由于十六铺地处上海港最热闹的黄浦江边,国内客、货运航线集中于此,码头林立,客流量极大,来往旅客和上海居民口耳相传仍将这里称作“十六铺”,并存用至今。

  清乾隆后,海禁开放。由于受制于当时的船舶制造技术(北洋航线上的船舶不能在南洋航线上航行,反之亦然),上海港成为当时南、北货轮必然停泊之处,再加上长江航线、远洋航线、内河航线,各种船舶几乎都齐集于十六铺地区。

  寻踪提示:

  十六铺地区综合改造项目早在2004年底就启动了。去年,十六铺南面(中山南路479弄)出了一个“老码头”,号称“小新天地”。上海油脂厂的老厂区经改造后,变身为黄浦区首批创意园区,已导入了创意产品工作坊、先锋艺术家工作室、商务办公等元素,入驻的国内外企业已有近30家。

  老码头的进口处站着一个穿着黑色长风衣戴着老式礼帽和白手套的高大男子。这是一名英俊、害羞又好心的保安,看到镜头会躲,碰见问路的黄鱼车夫会耐心解释。按照规划,这里将来会有黄包车供游客娱乐,可惜现在“老上海人物”只有他一个。园区的格局像个放大的四合院,中间是一幢灰色老石库门建筑,门前是喷水池,桥状的喷水花样,四周是红色的群楼。遍布其间的装饰元素是大红色的雕塑,有穿马褂的光头,还有可以当凳子坐的英文字母(THE COOL DOCKS)等等。风光最好的当然是正当中一号楼会所,楼下是大厅和面对喷水池的露天位,二楼有一圈浪漫小包房。菜式属于那种中餐西做,人均300元,是请客的好地方。周围群楼里有希腊餐厅、印度餐厅等等,也少不了最欢喜轧闹猛的STARBUCKS。需要提醒的是,这个“四合院”的南面还有一片房子,里边的商铺以服饰、工艺品为主,少不了老外钟爱的中国风元素。最妖怪的是一家纹身店,老板娘把自己的大头照贴在橱窗上,朋克式绿头发,嘴唇和耳朵上挂了很多环,据说她每天上下班都会受到路人的注目礼。

  外滩信号台:开了一家老上海情调的空中酒吧

  外滩信号台的原址曾站立着胜利女神雅典娜的雕塑。雕塑虽然是被毁坏了,但女神却依旧守卫着黄浦江上的船只,仿佛一个母亲。

  1879年,上海遭强台风袭击,在黄浦江上航行的船只受到很大的损失。外国在沪的洋行和轮船公司等机构提出,必须要有气象预报。1883年5月27日,法租界公董局会议决定,由海关出资,建立外滩气象信号台,地址选在“洋泾浜”和黄浦江交汇处。

  最初的信号台建得比较简陋,一根木杆的顶端安装风向仪和风速仪,风速仪下面是一只用作报时的大球。每天中午11点45分球上升半杆,11点55分升至顶点,12点下降到原来位置。杆上有数根绳索,用以扯报风旗。

  1907年,有关方面在原信号台旁重建了一座永久性的气象信号塔。该信号塔由西班牙建筑师阿塔奴设计。由他设计的这类建筑,现存的仅两座,另一座在挪威。这回的信号塔就造得考究多了,下面是地下室,地面上的二层为长方形平顶房屋,作办公接待等用,其上为一高36.8米的圆柱,柱顶安置有风向风速仪,桅杆上悬挂着风旗和风球。外墙为红灰两色相间,屋顶及圆柱顶部均设有铁栏。外滩信号台属阿托奴婆(ATONOBO)式建筑风格,是洛可可风格的简化版。

  建成后,该台每天向黄浦江上行驶的船只提供气象报告五次,如遇天气突变,则在台顶桅杆挂上旗或球,以示警报。直到1956年因无线电、电话通讯得到普及应用,该台才予以撤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市政府对外滩进行综合改造时,为保护这座曾为上海的气象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建筑,施工单位采用整体位移的方法,将其向原址东北方向移出了20余米。

  寻踪提示:

  信号台的现址为中山东二路1号,正处在“外滩景观长廊”的施工段,门口有些泥泞。里边开了一家酒吧,叫“阿塔努1907”。底楼白天开放到下午三点,相当于一个外滩历史陈列室,布置着信号台各个时期的老照片,还有一些外滩的老照片。

  下午三点后,就是楼上的市面了。二楼是一个布置成老上海情调的酒吧。吊灯、油画、大喇叭唱机、美女月份牌等等,一个都不少。沿着陡峭的盘旋楼梯上去,就到了酒吧的露天位。这里被设计成游艇甲板的样子,船头有个装饰舵盘,甲板上摆着一些木椅子和大理石桌子,围栏外面就是是黄浦江风景。比较讨厌的是附近游船中心的电子录音声,催促着游客赶快上船。不过这里的客人老外居多,反正他们也听不懂。甲板上还有一小段盘旋楼梯,楼梯下铺着“欢迎光临”的红地毯,上去可抵达四楼灯塔观景。塔柱上镶着块金牌,是为灯塔赞助涂料的公司所制作,上面刻着“保护老建筑、美化新外滩”。

  和平饭店:北楼和南楼将在世博前分道扬镳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和平饭店北楼最早叫沙逊大厦。这是一幢建于1928年的哥特式建筑,平面呈A字型,前部13层,后部9层,地下1层。大厦外部全部用花岗石饰面,面向黄浦江19余米高的屋顶则用瓦楞紫铜皮覆盖。远远望去,好像是一名身披铜甲的将军戴了一顶墨绿色的帽子。

  沙逊大厦4到9楼为华懋饭店,饭店设中、英、美、法、德、印、日、意、西九大异国风情套房,这等的豪华做派使之拥有了“远东第一楼”的称号。

  1956年,大厦正式改名为和平饭店,与南楼相对称为“北楼”。

  和平饭店最出名的是两个地方。一个是10楼的沙逊阁餐厅包房。据说当年那里是“跷脚沙逊”的私人卧室和书房,他很喜欢叼着雪茄对着黄浦江出神。上海的很多大事就是沙逊及一帮大亨们在这个壁炉旁商度出来的。

  另一处是底楼的老年爵士酒吧。粗壮的石柱矗立吧内,每张木质的沙逊八角桌上都有一盏烛灯,木头吊顶上的老式吊扇不紧不慢地转动着,吧台的老式电话偶尔发出一连串“怀旧铃”。舞台上,西装革履的老人正忘情地演奏着。和平饭店的老年爵士乐队成立于1980年,可以说是上海最负盛名的爵士乐队之一,最初的几位乐手还是沙逊时代的乐手,最擅长演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爵士名曲,最受客人欢迎的还是18号的Miller Medley(格兰密勒集锦)。他们多已在多年前退休,新班子的平均年纪70岁不到。新队长姓贾,是吹萨克斯风的。目前,新的老年爵士乐队已经暂时转移到华亭宾馆三楼进行表演。每天晚上八点钟,准时开始。

  和平饭店南楼的前身是创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汇中饭店。1906年,这一三层高的高档旅馆被翻新为六层楼的“高层建筑”,采取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底层外墙以花岗石贴面,上部各层贴白色面砖,楼层之间和顶上两层的窗户间用红色清水砖装饰。大楼内部安装了两部进口电梯,这可是领中华之先的手笔。屋顶上是一个露天花园,东西各有一座巴洛克风格的亭子。亭子的小空间用来做两人世界最合适不过,何况还有滔滔江水作证,好叫那些个山盟海誓至少在许的时候看起来还有点真实。

  果然,饭店翻新后生意兴隆。不过,来这里开大会的却要比谈恋爱的多。1909年的万国禁烟大会、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集会都在汇中饭店举办。是年12月25日圣诞节,孙中山在南楼发表演说,宣布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上海各界名流皆到场庆贺。

  可惜,1914年饭店六楼的员工宿舍突然起火,屋顶花园迅速被祝融所吞噬。此后,楼层便改为平顶。

  1956年,汇中饭店成为和平饭店南楼。西餐厅做华人的生意,服装店推中装做洋人的生意。政治味道就这样消散开去,饭店终于和平了起来。

  寻踪提示:

  目前,和平饭店北楼还在停业修缮中。改造后北楼的整体英式风格会继续保持,经典的九国套房以及老年爵士酒吧也将予以保留。整个项目预计在明年年底完工,届时北楼的平均房价有可能从目前的100多美元上涨至300-400美元,成为上海最贵的饭店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南楼原汇中饭店已经有了大变化。外墙的橱窗里已经成了斯沃琪手表的展示区域,未来的斯沃琪艺术中心除了手表展示和销售功能,还将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来此免费入住。

  燕云楼:首创了“上台面为客人批鸭”的营销方式

  北有全聚德,南有燕云楼。

  燕云楼的前身是一家粤菜馆,创始于1928年,原名“味雅”,创办人叫王定源。最初开在四马路(现福州路431号),后来迁至大马路(即南京路),改名“南华酒家股份有限公司”,由大商贾徐大统为董事长,王定源任总经理。

  1936年,王定源决定改营京菜。他一方面派了亲信去京津两地,以重金招聘厨师、服务师。北京丰泽园饭庄、天津登赢楼的谭廷栋、牟占山、赵心源等京菜名厨及王统洲、栾瑾芝等名招待先后应聘来沪。烤鸭大王梁兆义还从天津带来了北京填鸭种,专设养鸭场提供鸭源。

  燕云楼于当年6月9日隆重开业。开张当天,著名演员童芷苓、李万春到场剪彩祝贺,旧上海《铁报》社社长兼总编陈蝶衣先生为店起名,店名取燕山(位于河北北侧)、云洲(唐代洲名,现大同一带)地名之首,改为“南华燕云楼”,意为北方菜来南方定居。

  由于京帮菜四季分明、用料丰富、口味多样,加上名厨技艺超众,擅长烹制天下山珍海味、珍禽异兽,满足了上海各界人士尝鲜换味的欲望,特别是给在沪的北方籍商贾官员带来了家乡的美味,因而名声大振,每日高朋满座。梅兰芳、俞振飞等戏剧界名流也成了这里的VIP。王定源取消了舞厅,改建成一大二小的三个餐厅,增设了电话定座、送货上门、上门服务等项目,生意做得煞是红火。

  不料解放后,酒家的经营开始“做俯卧撑”。1952年至1956年公私合营前,酒家无米下锅,关闭了鸭场,举步维艰。首批公私合营后,生意又逐渐好转,烤北京填鸭不仅恢复供应,而且日销量达160只之多。当时社会餐厅普遍货源不足,而燕云楼的货源仍很丰富,药店、食品公司的货物源源不断地送来。

  改名“北京饭店”后,燕云楼在1970年加了四楼,增加了5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和60平方米的生产场地。

  1978年恢复南华燕云楼招牌后,经过了两次扩建改造,达到同时容纳700位宾客的规模。后来,推出了一批仿膳菜、孔府菜、宫廷菜,举办了47道“满汗全席”的菜点展销,还首创了“上台面为客人批鸭”的营销方式,在上海引起轰动。现在很多烤鸭店的现做片皮鸭就是学他家的。

  寻踪提示:

  如今的燕云楼是上海市第一批名特商店和涉外旅游定点单位在广西北路宝大祥、云南南路100号和思南路科学会堂都有连锁店。

  对于这家老字号餐厅,上海人褒贬不一。有人说燕云楼的烤鸭皮脆肉紧,面皮嚼劲十足,吃多也不觉油腻。也有人对里面服务员爷叔阿姨的态度十分不满,客人问什么都是回答:“这个要××元”。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是70元的人均。

  文庙: 孔夫子的地盘,读书人的圣地

  这个书碟版的襄阳路是上海人的青春地标。

  以买卖旧书著称的文庙本身也是个老古董了。它于1291年建成,1855年重建,最初的功能是为了供士绅祭祀孔子。有孔老夫子坐镇,这里日后成为读书人心中的圣地也不足为怪了。

  上海文庙以前有“孔庙”和“上海县学”之称,为典型的庙学合一之所。早在上海县成立之时,这里就已是秀才们读书深造的场所了。

  文庙的名气却是因其久盛不衰的周末书市而响遍了上海。据说,大藏书家郑振铎、唐弢、黄裳等人也都曾是这里的常客呢。

  寻踪提示:

  文庙位于文庙路215号,门票是10元(周二半价)。比起庙,庙外的街才是真正值得一游的景点。

  虽然敬业中学把外面的房子都收回了,少了不少店面。但每到周日,还是会有大量书摊摆出来,跟着过来的就是学生族和爱书人。过期杂志、旧书、漫画书,一般要价就是6-7折,砍价强人甚至可以拿到4-5折。有些书可以问摊主预定,到时候再来拿。不过其中不少漫画书、海报都是山寨版或者从日本过来的私货。某些读书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除了书摊,还有一些其他店家,比如卖碟片的、卖模型的、宠物商店、文具店、玩具店等等。开心的是,这里也少不了小吃。章鱼丸子、麻辣烫、馄饨、烧烤等等都是必尝的。

  碰到孔子诞辰之类的日子,上海文庙管理处会搞搞图片展、书法展等等。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有话说

您还可以看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