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大早,惊闻父亲的泥塑铜铸手艺,被莲宅社区推荐为鼓楼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莲宅新村77岁的林贞禧依伯一高兴,就带领我们到了鼓山涌泉寺,寺里大殿上的铜孩儿煞是可爱,一手抱桃,一手扛着荷花,寓意“和合”,但是经过多人的抚摸,额头已经变得油光发亮。林依伯指着这对铜孩儿说,“这可能是我父亲林忠炎铸造的”。
这故事在莲宅社区的许多老人口中,得到了证实。林依伯的父亲林忠炎,就是福州当时赫赫有名的林绪昌作坊的第四代传人,他15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铸艺,当时榕城一些寺庙的佛像和响器,很多出自他的手,还远销东南亚各国。
有史可考的传奇故事,还有一个讲述林忠炎的故事,当时林忠炎取艺名“黁师”,年仅15岁的他,“成名作”是用最原始的工具,造出一个直径约1.8米,能供几百人吃饭的大锅,取名“千僧锅”。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这口大锅还藏于鼓山涌泉寺内,许多老福州人对它都有记忆。据说此大锅洗锅时要用竹扫把,锅盖太大要用木滑轮吊起,搅动米饭则要用大铧铲。
但是林贞禧依伯说,父亲最擅长的,其实是泥模铸造,捏出来的泥模型栩栩如生。
老式的铸造方法比较慢,依伯说小时候眼睛一睁开,就听见父亲在外面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他最喜欢看父亲做铜钟,父亲做出的铜钟声音响亮浑厚。1962年,还有新加坡的寺庙,专门请福州黁师做铜钟给他们,现在福州的法海寺内,还有一个铜钟是黁师所做。
父亲走后,林贞禧依伯成了黁师唯一的传人。
泥是怎样变成泥塑的
外模:用泥土按照器物原型雕刻成泥模,泥土拍成泥片,按在泥模外面,使泥模上的纹饰反印在泥片上。等泥片半干后,按照器物对称点,用刀划成若干块模,然后将相邻的两泥模做好拼接、晾干,或用微火烘烤,修整剔补模内面的花纹,这就成了铸造所用的外模;
内模:将制外模使用过的泥模,趁湿刮去一薄层,再用火烤干,制成内模。刮去的厚度就是所铸铜器的厚度;
合模:将内模倒置于底座上,外模块置于内范周围。外模合拢后,上面有封闭的模盖,在模盖上留下浇注孔;
浇铸:将溶化的青铜溶液沿浇注孔注入,等铜液冷却后,打碎外模,掏出内模,经过打磨修整,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就制作完成了。
福州市鼓山涌泉寺为“闽刹之冠”,又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寺建在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前为香炉峰,后倚白云峰,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相传它的旧址为“华严寺”。唐建中四年(783年),有龙居..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