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的“变脸”
千万不要以为成都人的慵懒就代表着软弱,他们只是不想改变这种休闲的生活习惯,而一旦出现了让他们不得不改变的外因,他们也会变得极其骁勇善战。
比如持续多年的成渝之争,原本同处四川的两个大城市之间,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矛盾。成都人不允许重庆威胁自己四川第一大城市的称号,甚至连并列都不行。挟着八朝古都王者之气的成都人爆发了自三国以来最丰富的口才,不遗余力地挖苦重庆人;重庆人则满含着“收我们重庆的钱建设成都”的委屈和悲壮,与成都人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1997年,随着重庆升级为直辖市,双方的骂战随之加剧,扬眉吐气的重庆人终于觉得比成都人高了一个级别,成都人则看不惯爬坡上坎的重庆乡巴佬居然成了正儿八经的城市人。轰轰烈烈的骂战,恐怕全国都没有任何两个城市能够达到这样的战斗级别。这就是成都人,涉及到自己的面子和利益的时候,他们会像川剧绝活“变脸”一样,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战斗气质。
他们维护成都的利益,因为这里是他们的家,家是不允许外人来说三道四横加指责的;他们维护四川的利益,因为他们觉得成都是省会,所以他们理所当然是四川人的龙头老大,或者是四川人的家长(尽管周边的邛崃,雅安很多时候不卖帐);他们甚至学会了维护全国的利益,因为打起仗来,四川就是全国的大后方,他们是最后的保障。必要的时候,他们会一改慵懒的形象,高喊着雄起,“把他龟儿整到住”!
日本侵华那几年,作为全国大后方的四川为抗战贡献了350万兵员。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伤亡64万人,也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在四川打了二十年内战的五大军阀,同时以国家大义为重,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悲壮的一支部队。率领这群穿得破破烂烂、拿着鸦片战争年代武器的四川人冲向全国战场的人,就是一个成都人――刘湘。
在徐州会战中死守滕县确保台儿庄大捷的川军一二二师,全师五千余人战至最后一人依然死守不退,师长身中数十弹杀身成仁。这位师长叫王铭章,也是一个成都人。如果时间久远一点,成都人还会告诉你,当年的保路运动,成都尤其激烈,激烈到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如果莫得我们成都人扎起,中国人脑壳上的长辫子,可能还要多蓄几年嘛。”这就是成都人对自己的认识。
奇怪的“天生优越感”
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他们把外地人叫做“乡下人”;北京人看不起外地人,他们把外地人叫做“农民工”;成都人也看不起外地人,他们把外地人叫做“弯弯”。这个名词的得来,估计是因为成都人觉得外地人都是辛勤劳作的农民,腰已经被沉重的生活负担压弯了吧。 从“弯弯”这个词,就能看出成都人的奇特优越感。从三国时代就树立的汉室正统的观念,一代一代地遗传到现在的成都人的血管里。成了省会城市之后,这种观念愈发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大有横行四川乃至西南的做派。以至于这些年为了和重庆争夺火锅的起源打了不少口水仗,完全不管火锅是一种码头食品,而成都根本就没得一个像样的码头。 成都人认为自己的城市是文化的,他们有杨雄杜甫巴金,有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所以他们也很文化,不能给文化的老祖先人“脏班子”(丢脸);成都人认为自己的城市是音乐的,因为2005年他们出了李宇春张靓颖这两个闻名全国的超女,还有一大帮子快男;成都人认为自己的城市是传统的,因为他们有宽窄巷子和锦里,每次来了外地人都要盛情邀请他们去这里坐坐,仿佛外地人没有见过老房子一样。
在成都人眼里,成都是一个美貌的城市,因为成都出了很多帅哥美女,王子文、张歆艺、欧阳奋强……如果有人胆敢说重庆姑娘比成都姑娘漂亮,成都人一定不服气地说“重庆有个啥子美女嘛,我们成都姑娘才叫乖”;成都人认为自己的城市是重要的,因为美国法国德国这些超级大国都在他们成都开设了总领事馆,西南片区的人要办个签证都必须到成都来……
这就是成都人,一群有天生优越感,到哪里都说着一口成都话的省城人――不是因为他们爱成都话,是因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当然,对此他们也有解释:1955年全国投票选普通话的时候,成都话是一票之差输给了北京话的,要不是这一票,《新闻联播》都得用成都话播音……
生活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四川人创造出了悠久灿烂的巴蜀文化,它与中国其他地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年四川广汉发掘出三星堆遗址,证明了早在4000多年前,巴蜀文化就已逐步形成且具有相当的规模,漫漫历史长河中,更是孕育出无数青史留名的伟人:李白从这里仗剑远行,杜甫在此望月怀乡;陈子昂、苏东坡、陆放翁恰如灿烂的明星,诸葛亮勤谨治国,唐玄宗剑阁闻铃,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