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功夫:贵州苗家男女的“发饰”情节(2)

喜欢
大字
小字
南方都市报 微博 | 2012年12月17日10:41

  口述人

  刘铭初,老刘,深度旅行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近年来,频繁往返贵州东西部,走过二十多个苗寨,他只挑不为人知的角落涉足。在他的镜头中,贵州显得遥远而陌生,尘世显得宁静而安详,尤其是当我们看到,贵州大山深处的苗家芸芸众生,让我们感到恍惚,那个尘世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景色却如斯生动生猛,本文只选取了老刘镜头中,两个苗族支系中男人与女人们各为不同的发髻。随着少数民族服饰头饰汉化严重的当下,在贵州西部与贵州东南部的苗家人仍保留着祖先流传下来的高大发髻。

  看点

  长角苗,看女人沉重的六角发髻

  地点:贵州西部,六枝特区梭戛乡

  六枝梭戛,至今生活着一个独特的苗族支系,因为头戴着巨大的长角发饰,被人称为长角苗。让长角苗为世人所知的并非国人的力量,而更多是挪威专家的努力。当年,挪威王国政府与中国政府在此“六枝特区梭戛乡”合作建设了“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原本的目的是要尽最大可能保留下苗族最原生态的生活之模样,即整座村庄均为“没有围墙的生态博物馆”,原住民仍然过他们的生活,客人行走其中,如探访一段历史与现实交错的时光一样,让欣赏与研究更接近天然状态。

现在梭戛乡中一般妇女头上的头饰,木梳及盘上的长发等约2-3公斤左右。现在梭戛乡中一般妇女头上的头饰,木梳及盘上的长发等约2-3公斤左右。

  那里的苗家女生,头饰夸张异常,几乎所有的历史和家族史都会被梳在她们的头上。据记载,目前居住在陇戛的长角苗约有5000多人,由12个自然村寨组成;但至今仍无人能揭开这一段历史,有一种说法,长角苗是从短角苗中分化出来的,但我们无从知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恩仇,要有如此重大的逆转,还要妇女们头上承受如此之大的分量。据说,梭戛生态博物馆里现存最珍贵的一个发髻积累了五辈人的头发,重达6公斤。而现在村中一般妇女头上的头饰,木梳及盘上的长发等约2-3公斤左右。正是受到如此奇特的民族风情所吸引,在老刘心目当中,这是一个梦寐以求的地方。

  但是,今年11月份经过长途跋涉进入六枝梭戛,当地村民的商业化程度令经常行走苗寨的老刘“措手不及”。当时,村民一看到有陌生游客进入,立刻就围过来问,“要不要看梳头,一次40元。”当看到老刘没有搭腔之后,村民立即降价,“三个人梳头只收一百元。”

  正当老刘失望而走的时候,碰到一位刚放学的梭戛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小兰。据她介绍,每逢周一,学生们都必须穿戴民族服装上学的,所以当她知道了老刘的来意时,她很爽快地答应了,飞奔回家,戴出了那个硕大的“头饰”,穿上了艳丽的服装。“六角苗”的称号是这样来的:硕大无比的头饰,先是木梳、再将已故的祖先头发都缠绕起来,一代一代、一层一层地戴到头上,以前是必须自己按照横“8”字形的形状缠绕到木梳上面,但现在多数已有“头套”,再将自己的头发缠绕上去。

1 2 3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有话说

您还可以看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