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华光古庙的大门,仿佛推开一扇深圳历史的大门,让人深入探寻深圳的历史故事。
来深圳十五六年了,从来眼中只识罗湖、福田,对南山蛇口一直陌生得很,更遑论走进深圳本地人的生活。我们像生活在一个地域不同维度的人,即使每天都有可能摩肩而过,却从不认识对方,也无从了解对方的生活。而在我们这些外来人口的世界里,本地人的生活若非特别必要,从不触摸了解。而此次经由网友“比萨陈”的一篇微博,接触到深圳本地的古庙、宗祠,才像是“土包子开了洋荤”,首次极浅层次地触摸到深圳本地人的生活一角,也因此引发深切的好奇。
作为一个人口总数为1400多万的城市,截止到2010年5月的一项统计显示,深圳的流动人口占到1200多万。按照这个逻辑,深圳的户籍人口只有区区200多万。而要算清楚其中深圳原住民、本地人究竟有多少,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本地人都在哪里,除了我们浅显的认知中,他们更多跟“地主”、“楼主”、“包租公、包租婆”的词汇联系在一起,这个以外来人口著称的城市中,那些本地人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以何种纽带聚合,传承着怎样的古老文化,这些文化又经历怎样的历史变迁……
在看过南山闹市一隅的几个本地人古庙、宗祠之后,突然对这个城市有了一番全新的认识。
华光古庙,供奉火神“华光大帝”。他与传统渔村及渔民生活息息相关,与粤剧的关系也密不可分;侯王古庙,供奉的所有神明都让你完全看不明白,而庙内还分明摆放十八般兵器,更是倍添神秘。
窄街陋巷中,连片密集的握手楼之间,突然现出一片开阔之地,飞檐堂皇的X氏宗祠赫然其中。仅在大新附近地段,就有李氏、叶氏和郑氏宗祠各一,个个是修葺完整、格局明晰的旧式房屋,廊角飞檐,甚至雕梁画栋,与周边的现代建筑形成强烈的反差之余,它们至今仍作为“社区精神、文化交流中心”的地位也不免令人感慨万千。
一个下午走下来,这些庙宇、宗祠让人如置身在另一个世界,忍不住想,我们日常所见世界,果然是世界的全貌吗?即使近在身边,也从未触碰,而那些被忽略的渔村传统和文化,以某种姿态一直静静伫立。如果你愿意,它则完全是向人开放的,等你自己去探寻其中的历史况味。
带路人:“比萨陈”
非深圳本地原住民,但热爱探访深圳古庙。
改革开放让深圳这个小渔村,在短短30多年里赫然成为一个全国一线城市。它用一个迅速崛起的城市神话,给自己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但,穿行在南山区前海片区农民房林立的小街巷之间,行进和探访了一个又一个的古庙之后,你才会发现,那些深深驻扎在这块土地上的原住民,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和生活着,变迁中,他们的生活总在一些特定的日子里回到原点,然后各自散发开来。华光古庙、叶氏宗祠、侯王古庙……这些庙宇才代表着他们的根驻扎所在。
这次,巧识热爱探访深圳古庙的“比萨陈”,虽然并非本地原住民,但这一“外人”带领着我们的视线,走进一个个深圳的古庙、宗祠,管窥本地人传统生活的一斑。
华光古庙 南方火神庇护古渔村
81路大巴停靠在大陆庄园站,跳下车四望,南新路四周都是楼。往学府路方向走去,十字路口穿梭的车辆、摩的制造着初春的混乱。然而就在十字路口的东南角大树下,便突然安静下来———华光古庙前,整洁清静。古庙左侧墙上,捐资建庙的名牌密密麻麻。
小庙整洁干净,一位四川籍的阿姨被聘日常打理。阿姨并不知道古庙的来历和历史传承,只知道每年的农历九月二十八是华光帝的祭祀之日,村里会专门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而平日里,小庙则与周遭的高楼大厦相安无事。
查阅了资料才知道,华光大帝又称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华光天王、马天君等,乃道教护法四圣之一。相传他姓马名灵耀,老话说的“马王爷三只眼”就是这位。据传华光为南方火神,也是旧时粤剧团的保护神。他的来历有很多说法,这个是最令人信服的。在华光庙里,他是主角。于是他的庙子里,总有天王宫、判官爷、千里眼和顺风耳排列在侧。金花娘娘和财神爷,显然都是各司其职的工作人员,地位仅次于“马王爷”。在一个过去以渔为业的地方,敬奉着却是这样的神祗,个中缘由就只好待有空的时候好好研究了。
地址:南山区南新路、学府路交界十字路口东南角,属于仓前村
深圳是中国口岸最多和惟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城市,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门户之一,有着强劲的经济支撑与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深圳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内地城市第一。到2010年,深圳将建设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基..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