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内社区:从江南到法国 这里曾是“许三多”(组图)

喜欢
大字
小字
| 2010年01月26日11:00


早已泛黄、斑驳的记忆

早已泛黄、斑驳的记忆

  街区秘史

  从江南到法国,这里曾是“许三多”

  北起苏州胡同、南至明城墙遗址、西起崇内大街、东到北京站的崇内社区,也许算不得北京最知名的社区,但在繁忙程度上即便是王府井、西单也不遑多让。这是拜本社区内的地标建筑——北京火车站所赐。可也许正是这座世界上最繁忙的交通枢纽,造成了崇内社区的认知程度“灯下黑”,没有特别的理由,谁会愿意扛着行李在火车站附近转悠呢?

  不过,仍有不少初到或离开北京的人,在北京站西街堵得百无聊赖时往车窗外一瞥,会对赫然入目的座座小洋楼过目不忘。如果碰到道熟的司机采用“抄日报社墙根,穿苏州胡同、邮通街”的对策,隐于这些胡同中的一座座或粉彩重鼓、或中西合璧的院落,也会让人难免兴奋——尽管有的早已泛黄、斑驳,像脂粉剥落的老妇人的脸;有的则在断臂残垣上接出几道刺眼的红砖墙,像生过疮的皮肤上结出了新痂。但似乎也正因为这样才显示出这里其实大有文章。

  “可能是看我们社区历史名人多吧,区里、街道的同志说到我们社区工作的困难时,也用了个名人来形容——许三多,流动人口多、小旅馆多、公厕多。”西镇江胡同25号院是一座典型的中式四合院,居委会就坐落在此,一位大妈望着“松鹤延年”的壁雕、“马上封侯”的檐雕有几分失落,“以前这里不这样,曾经也有三多:外国人多、知识分子多、洋买卖多,又热闹又宜居。”

静静的院落

静静的院落

  苏州胡同和镇江胡同两条贯穿东西的胡同是崇内社区的骨架。虽说京城有名的胡同九百九,无名的胡同赛牛毛,但以地名命名的胡同还真凤毛麟角,怎么都集中到了这内城东南一隅?这还得从明成祖定鼎北京说起。

  明代北京城和紫禁城的营造,总指挥是朱棣的首席智囊姚广孝。这位道衍和尚是苏州人,想到家乡的金砖和“苏作”营造工艺都是天下第一,就从苏州征调了大批工匠,从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就在崇文门码头下船,并在附近定居,时间长了,除了工匠外,苏州船民、商人也在此形成了规模效应,逐渐就有了苏州胡同。

  无独有偶,苏州府的邻居镇江府的工商业者也不甘落后跑到北京来发财,于是苏州胡同南面又有了一条镇江胡同。直到1959年修建北京站,一条新开辟的北京站西街把胡同拦腰截成东、西镇江胡同。难怪在居委会等几座现存不多的老中式院落中,看到的是轻盈上翘的屋脊,还有长排通透、下沿有雕花痕迹的精巧窗棂。屋瓦也没有典型的北京民居屋顶那样厚实笨拙,江南的灵秀风格在此存在也就顺理成章了。

  因《梅兰芳》而重新被国人认知的齐如山的人生堪称传奇,而这位传奇的海归也在此留下了一笔传奇。西镇江胡同29号就是他当年创办的义兴局旧址,一方面以求富为目的兴办实业,另一方面以实业为掩护秘密培训革命党人。值得一提的是,从这座院子走出的工人后来被他送出国,成了法国豆腐的祖师爷,让中国豆腐比中国足球早一百年做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可惜今天的义兴局旧址除了大门依稀可见当年公司的排场,内里早已面目全非,变成大杂院了。

  而这一社区还隐藏着大清帝国的邮路中枢——小报房胡同,报房便是近代邮政电报机构的名称。但昔日的大清邮政总局也同样洗尽铅华,变作杂院。只能从那中西合璧的门楼看出逝去的荣光。”

  中国人的豆腐从这里做到了法国,而法国人的面包、西餐也从外国做到了这里。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就是在苏州胡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是闻着胡同里的面包香长大的。“苏州胡同的法国面包房是一对希腊夫妇开的,女主人叫达苏拉。无巧不成书,三源胡同的巴黎饭店也不是法国人开的,男主人是天津商人、姓杨,老板娘是德国人、随夫姓起了个中国名字杨婀娜;苏州胡同倒有一家法国人开的饭店,名字偏偏却叫北京饭店。”如今鸟枪换炮、几经更迭的北京饭店早已搬到了长安街,成了北京首屈一指的饭店,空留苏州胡同一座简朴的灰色小楼。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有话说

您还可以看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