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回族的婚嫁
男女订婚的手续十分复杂。男方送了问包、茶包、彩礼等多次礼后,女方倒了果子茶,才算是订了亲。订婚后,即选定日子(一般为主麻尔日)举行婚礼。回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前两三天,男女要带上蒸馍、羊肉给女方家送去,叫"催妆礼"。结婚那天,男方要去车接新娘。新娘要穿红衣服,洗大净,称"离娘水"。送亲宜早不宜迟,把新娘接到门口时,新郎要围着车转一圈,然后将新娘和送亲人迎进大门。同时,还要请全可人(即父母双全、子女双全、夫妻和睦的人)送亲。婚礼是由阿訇主持的。这天,由新郎,陪客以及新郎的叔叔、舅舅、兄弟等亲人组成的迎亲队到女方家里念“尼卡海”。仪式一开始,阿訇首先要当众令新郎背颂信仰箴言,提出有关宗教常识的一些问题让其回答,然后问长辈及新郎新娘是否真心同意这门亲事;最后念“尼卡海”──以阿拉伯语宣布他们的婚姻合法,并向新人祝福。于是,撒核桃枣儿,宴席开始。
青海回族民俗,宴席三天没大小。新婚之夜,亲戚邻友们要来戏新人,谓之“闹床”。年青人撕光窗纸,乱扔炮杖,以及做其它恶作剧,不到心满意足,不罢休。化隆、平安、民和、湟中等地的回族的新婚之夜,还有民间歌手来演唱宴席曲。他们载歌载舞,唱古颂今,直至更深夜静,方兴尽而散。最有趣的,还是戏公婆一幕。新媳妇莅临之日,客人们以锅灰、墨汁,甚至各色油漆把公婆的脸涂成五颜六色,拉着他们到处游转亮相,以示“祝贺”。乡村里的戏公婆更富“戏剧性”:人们给公婆戴上萝卜圈圈做成的眼镜和破草帽,翻穿又破又烂的白板皮袄,令其倒骑着牛,然后拉着游转。
青海回族农村中,还有一家有事全庄帮的习俗。如女方送亲的人马到来后,要在亲家家里住上一两天,期间,他们不光受到亲家的热情接待,还要受到亲家的亲戚们的轮流款待,到夜间留宿于各个亲戚家中,热情照料。
青海回族的饮食
青海回族以面粉为主食,特别喜食牛羊肉。回族喜欢喝茶,冰糖桂元盖碗茶,熬茯茶和奶茶,则是他们所喜好和经常用以待客的最佳饮料。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回族妇女做的各类馍馍,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油焜锅、大锅盔、油饼儿、花卷儿、疙瘩儿,以及油香、花花、馓子等食品脆生酥香,其色香味均可与高级面包媲美。所做的大米饭浇上清油,黄橙橙,香喷喷。回族的家庭饮食一般是揪片子、旗花汤、寸寸面、羊肉面片、拉面、哨子面、汤面条、大米饭、蒸馍、香豆花卷、长面、糖饺、包子、熬肉,米饭等。产豆类的地方,还吃豆面搅团和豆面馓饭,佐以酸菜、浆水、辣子等,别有一番风味。 回族人民正宗的家庭宴席是“九碗三行”。宴席上的菜,全部是用九只大小一样的碗来盛,并摆成每边三碗的正方形。
风味小吃有拌面、炒面、烩面、打卤面、锅贴、饺子、包子、馄饨、油糕、凉粉、凉皮子、糖酥馍、麻花等,以其卫生、经济、可口而深受各族人民欢迎;另外,手抓羊肉、羊肉泡馍、粉汤、烩牛羊肉、香酥羊肉、夹沙肉、黄焖羊肉等,独具风味,是流行西北地区的回民传统佳肴。
青海回族的烹饪技术高超,他们以牛羊肉为主料,可以炒出上百种以上的佳肴。具有代表性的系列菜,就是西宁的“八盘”,主要菜有:酸辣里脊、烧羊筋、糊羊(牛)肉、手抓羊肉、高虾汤、苏合丸、炒鸡肉、肉炒兰片、后四碗等。其中有些菜可以适当变更,但主菜烧羊筋、手抓羊肉、鸡肉、里脊一般不变,并且一道菜都有自己的用料和烹饪特色。因此,“吃八盘”已成为青海回族人中“吃宴席”的代名词,也成为回族独有的一整套菜肴。
近年来,青海的饮食业发展很快,有不少善于经营而又娴熟烹饪的城镇回族市民,在这里找到了一条赖以致富的门路。他们或联合开馆,或个体经营,从繁华的西宁到边远的州县小镇,在通往四面八方的公路沿线站口,到处开着挂篮布招儿的清真饭馆。他们所经营的炒面片、炮杖面、拉面、干拦、大卤面、大饼粉汤等快餐,以及各类大众饭菜,以价格低廉、实用合口,赢得各族顾客的赞誉。至于西宁街头的地方风味小吃,则几乎为西宁回族所包办,如有名的马杂碎,冶全羊、陈甜醅,以及冰糖热冬果、全醪糟、酿皮、凉面、炒凉粉、温面、烤羊肉,还有万盛马糕点、马如意包子、门源奶皮等,无不质优价廉,人人爱吃。
青海回族的禁忌
回族按伊斯兰教规严禁如下食品:猪肉,自然死亡动物肉、血,宰杀时未念“奉安拉尊名”的羊,忌食马、驴、骡肉和一切不反刍动物肉;宰牛、羊、鸡、鸭时,忌说“杀”、“死”、应说“宰”、“完了”。忌用反手舀饭、倒水,吃油香、烙饼不掰开不能进口;不食非清真灶做的饭;不经主人同意,他人不得在其井内、缸中打水,桶内剩水不能倒回井中;禁烟、酒。斋戒时,不准用食品开玩笑;家中不张贴悬挂有眼睛的动物图案、画页。回族人家死了人,叫做“无常”,男子称“归真”,不准‘说“死”。而且一般都要速葬,送葬后,根据经济条件施舍财产,宰杀牛羊,做油香让众人来吃。丧事不送花圈、挽幛之类东西。到清真寺不能吸烟、喧哗、歌唱,如遇礼拜,不偷看、取笑,或在其面前走动、站立。不准践踏其坟墓,更忌在坟园养猪、解手。
青海回族的宗教信仰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要求每个教徒必须遵守最基本的宗教制度,即所谓的“念、礼、斋、课、朝”五功。伊斯兰教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其内部形成了两个相互对立的主要派别——逊尼派和什叶派。作为“正统派”的逊尼派,后来又出现了四大教律学派,即哈乃斐派、沙斐仪派、马立克派、派罕巨里派。“格底木”是回族中信徒较为众多的一个教派。回族的民间信仰有吃都哇,也作“都阿”,阿拉伯语,意为祈祷、祷告,这里引伸为“药”;上拱拜,青海回族中属于信仰门宦教民的一种习俗;日常诸忌有:言及人(尤其是本教门内的人)的生死,忌说“死”字,常以“殁”、“口还”、“无常”等词代之;宰牲惯以“宰”、“使还”等词称呼,忌用“杀”字,宰后断气只说“定了”,忌说“死了”;进入清真寺、参加葬礼、“亥亭”等具有宗教色彩的一些活动,忌敞胸露体、不戴帽子。
青海回族的文化艺术
回族通用汉语和汉文。在回回民族共同体形成之前,主要使用的有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最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逐渐统一使用汉语,但由于他们信奉伊斯兰教,还保留了不少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一部分。
回族的文学形式主要有民间故事、民间叙事诗、谚语和歇后语等多种。回族的民间故事十分丰富,民间叙事诗也是回族民间文学的一部分,长篇代表作主要有《歌唱英雄白彦虎》、《彩沙与海哲》等;短篇有《织手巾》、《相思绣》等。他们大多为歌颂回族的历史人物,表现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爱情婚姻等内容。
回族的民歌有“花儿”、“小调”、“宴席曲”、儿歌等。其内容丰富,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民俗、家庭生活等,是集文学、音乐、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花儿”又称“少年”,演唱称“漫少年”,语言朴实、凝炼、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曲调高亢、明快、雄壮,充满乡土风味。另外,回族人的建筑、木雕、刺绣、经字画、剪纸等艺术作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
青海回族自古就有浓厚的尚武风气。门源、化隆、民和、平安、湟中等县的回族农民喜养走马(走骡),善于射箭。他们一生以有一匹好马、有一张硬弓为最大荣幸,也因一身超人的骑射本领而受到人们的崇敬。每年的农历大年初一、二月二、三月三、和六月六是青海的农闲季节,也是各族骑手们举行赛马会的好日子。回族的骑手们比赛,还与邻近的汉、藏族同胞比赛。每当一马当先后,人们就给优胜者披红戴花,还由许多人抬起来欢呼奔走,绕场一周。每年农历五、六月份的射箭比赛也莫不如此。
青海回族的服饰
回族的先民进入中原后,服饰与汉人有较大的差异,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慢慢相同了。现在,只有在回比较集中的地区,其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回族的男人,一般头戴白色平顶回回帽,从颜色上看,有无沿小白帽、小黑帽,大多数喜欢戴白帽,有的不戴帽子,用白毛巾或白布裹头,俗有缠头回回之称。还有的因教派不同、地区不同而戴角回回帽的,如有五角帽、六角帽、八角帽等。冬天,一些年老的回民,如阿訇不喜欢戴绵帽子,头上仍戴一顶白帽子,耳朵上戴一对绣花的青耳套(棉制或皮制)。上衣一般喜欢穿双襟白衬杉,外套黑色或棕色的坎肩,有的还喜欢穿白裤子,白袜子,显得十分整洁、明快、庄重。
回族男女都喜好穿青坎肩。特别是回族男的在白衬衫上套一件青坎肩,对比强烈,清新悦目,显得尤为清雅庄重。到了严冬,穿了棉坎肩或皮坎肩,再穿上罩衣,舒适方便,保暖而不显臃肿。高寒地区的回族还喜欢穿二毛皮衣、胎皮衣和老羊皮大衣。
回族妇女的衣着打扮也很讲究。一般都头戴白色圆撮口帽,搭盖头。戴盖头的习俗,源于阿拉伯国家,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在阿拉伯地区,原来风沙很大,水源缺乏,人们平时难以及时沐浴净身。为了防风沙,讲卫生,妇女们自己缝制了能遮面护发的头巾。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回族妇女戴盖头的习俗。盖头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绿色的,嵌金边,上绣素雅花草图案;已婚妇女戴黑色的,只披到肩头;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披到背心处。回族妇女一般都穿大襟衣服。少女和媳妇很喜欢在衣服上嵌线、镶色、滚边、绣花,而且喜欢佩戴金银手镯、耳环、戒指,有的还点额,染指甲。看上去清新、秀丽、俊美。
近年来,城市的回族,特别是青年人,也和汉族一样,有不少人已喜着新潮时装,讲求款式新颖别致,色彩艳丽多姿。
宁静的林荫道上,偶遇温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风采飞扬的青春,恍若与世隔绝... |
酒店是很多电影的重要场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发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为凶杀悬疑电影的重要证据场所... |
|||
墨尔本,是个奇妙的地方:一边依偎着蔚蓝的大海,一边枕靠着沧桑的岩石;悬崖峭壁之间可以开辟出世界上最美丽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认为是一份即轻松又令人羡慕的职业。其实空姐的工作却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时,也必须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