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观和五佛顶(组图)

喜欢
大字
小字
位于 千山 | 新浪旅游 微博 | 2009年09月01日11:56

  小时候就听说过:千山“山高不过仙人台,庙高不过五佛顶。”其实这里说的“庙”就是位于五佛顶山巅阳坡滴水重楼岩下的普安观。


普庵观和五佛顶全景
普庵观和五佛顶全景

  普安观古称普庵观,它的前身是座佛庵,叫座“西明庵”。最早关于它的记载可见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2年)的《西明庵普庵禅师塔记》,说的是普庵和尚于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隐居于古西明庵,后来四方化缘于明万历二十四(公元1597年)年开工二十五年(公元1598年)建成了新的庙宇,仍叫西明庵。四年以后普庵得道仙逝,他的外甥宏光和尚也在此隐居得道,他们甥舅俩的故事和传说有多个版本,流传至今。再后来西明庵颓败,直到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龙门派十三代传人无量观道士钱来吉来此修观授徒,为纪念普庵在此修成正果,将观名改为“普庵”。此后,于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又有多次重修。其间规模扩大到正殿三楹,西庑二楹,正殿西北因山势于滴水重楼岩下建玉皇洞,现在的住持道人称它为“滴水洞”想必是因滴水重楼岩联想而来。而“普安观”的称谓则最早见于请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普安观碑记”。

普庵观全景
普庵观全景
滴水洞内的神像
滴水洞内的神像

  现在观中的道士,多数是金山派第二十代“真”字辈及其传人,仅有一位龙门派道长,不过他云游四海经常不在观中,笔者曾多次造访而不可遇语。自打落实宗教政策后,千山管理局将五佛顶也交由观中管理,形成了“释道同源”的和谐景致:观中供奉着道家神仙,山巅上供奉着佛家至尊,统一由道士打点香火,四时朝拜,此情此景在全国也属罕见。但这一切非常符合千山的风格,特别是普安观的风格,昭示着普安观由佛庵而道观,由“龙门”而“金山”,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有话说

千山

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千山是长白山的支脉。整个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经辽阳、海城、盖州、岫岩,止于金州。南北绵延200多公里,纵贯整个辽东半岛。自古以来就有“无峰不奇,无..

关注|粉丝
+ 关注

您还可以看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