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灯
体验地:山边村
在与芥源坑水流的交汇处,有一条名叫“八角县”的山岭,连绵的山岭由南向北横向排闼而来,犹如一匹欲跃溪而过的骏马,固守在石仓溪畔。山岭脚下是一片狭长的溪滩,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边马灯的发源地——山边村下包自然村就坐落在这里。
流传了几百年的山边马灯,已无法考究是否同八角县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村民口中大都相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末年,下包村前还是大片的溪滩,溪滩上长满了芦花丛,村后的八角县岭上树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有樟树、红枫等古树,又有成片的竹海。居住在山脚的邱姓祖先都以做竹篾为生,世代繁衍生息。可好景不长,每到太阳下山的时候,这里常常有老虎出没,糟蹋庄稼,袭击村民,一到夜晚,村民就要把大门反锁起来。日复一日,就有村民用竹条编织出各种像马一样的动物来吓唬老虎,没想到这一招果然奏效,从此再也没有老虎来了。到了康熙丙寅年间,马灯就在村中流行了起来。
起初,村民将竹篾制成马的样子,再将马用各色的棉纸糊好,并到山上找来了一种叫高山龙的藤条,编扎在竹篾做成的冒箍上,做成帽子戴在舞灯者的头上。没有服装,就用粗布裁剪好后,请油漆工在上面画上花纹。这样,热热闹闹的马灯就开演了,逢年过节,村民都要拿出来舞一舞,以驱魔去邪,保佑平安。
山边马灯的服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变化。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山边马灯的服饰也不断地发生变化,从粗布衣到戏曲演出服,从手工绘制花纹到后来的各种刺绣、盔甲。在村民保存马灯器用的木箱中,至今还有许多当年留下的物件,有绘着人物、花卉等图案的粗布,也有铜锣、梆子等器具。翻开木箱,这些已经磨砺得破烂不堪的粗布,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风采”,但敲打着铜锣、梆子时发出的厚实的声音,似乎还能把你带到当年村民舞着马灯,家家户户演出的喜庆场景中去。
参加马灯表演的主要是儿童,从10岁到13岁,8名男孩分饰骑着马的8个人物。由于服装大小的限制,一般男孩演到身高超过1.2米左右,就不能再演了,必须换一个人。这样,人物的更换就相当频繁,能连续演三年的孩子就非常少。
山边马灯脱胎于舞台的戏曲艺术。为让马灯的表演更加好看,村民就到当地的庙会上去看婺剧、高腔等演出,学回来后再教孩子们,口口相授、言传身教,一代一代地按捺着历史的脉搏。
山边马灯的演出还特别讲究阵式。以八匹马为阵,有大团圆、双下门、炉灶式、插竹子编篱笆、弯弓阵、剪刀架、颠马阵、公鸡追母鸡、三角阵、四角阵、五角阵等,不断变换的阵式,时缓时急、穿插有序,锣鼓声、二胡声此起彼伏,让人感觉这里仿佛是在上演一场敌我生死搏斗的大战。阵型伴着音乐声有模有样地变换,真有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气势。
现在,马灯的演出剧目还有《三国》、《说唐全传》、《杨家将》、《漫仙记》、《八仙过海》等,人物有穿黄袍、戴紫金冠的刘备,穿绿袍、执大刀的关羽,着黑甲、执长矛的张飞,还有杨宗保、穆桂英、孟良、焦赞、杨令婆等历史人物,整场演出中,演出人员着装佩甲上场,前面提着马头,身后挂好马尾,不但外形酷似骑着马驰骋沙场的将士,看他们的演出,就好像是翻看一本古老的历史文化典籍,里面的人物、故事栩栩如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