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塘尾古村:莞邑一孤城

喜欢
大字
小字
位于 广东省 | 大洋网-广州日报 | 2013年10月24日09:39

  放在旅游业的大视野之下,有些地方也许籍籍无名,然而有心的行者对于景物,不因其名不彰而掩其美,也不因其声名鹊起而遮其丑。

  上周我们介绍了潮州的龙湖古寨,冷冷落落,却余味悠长。其实,在东莞大地,也有一处与龙湖甚为相似的地方——石排塘尾古村。广府古建筑,在此地灿然汇聚,营造出醇厚回味的文化意蕴,令人在晨曦、夕阳之下徘徊不去。

  那是莞邑的一座孤城,遗世而独立,足以荐之佳客,品论乎同怀。

  “幸存者”塘尾

在东莞这个繁华热闹的城市里,塘尾古村属于一个冷寂的角落。在东莞这个繁华热闹的城市里,塘尾古村属于一个冷寂的角落。

  当这片土地上许许多多风情绰约的古村,纷纷响应经济发展要求被从地图上抹去的时候,人们决定保留塘尾。

  人们知道东莞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是虎门的太平手袋厂,但很少人知道第二家是塘尾村的方舟木器厂。1979年11月,香港商人、也是塘尾的乡亲李棠,在塘尾村的碾米作坊里开办了这家工厂。

  起步之际,东莞不少祠堂、老屋都被用于做厂房。发展多年之后,老房子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于是许多村子就开始拆掉老建筑,建设新厂房,造成了今天东莞的工业村千篇一律的面貌。而塘尾的决策者却决定让工业搬出去,把老房子保留下来,让先民的居住文化得以在这个地方完整地延续。

  完整的塘尾村告诉人们,以前东莞的村子拥有着你可以想象的诗意:老榕树下,几个儿童嬉戏;旧祠堂内,老人淡定下棋;莲花池塘边,农人荷锄而归……

  孤城寂寂

  这只是一个美丽的村庄,但也是一座孤城。它的“孤”,不是孤单,而是唯一。在东莞,除了塘尾,再也找不到另一个被完整的古围墙包围起来的古村。

  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曾告诉记者,原来的东莞老城美丽无比,比之于山西平遥,也不遑多让。

  而塘尾,一切如旧,灰黑色的古围墙斑驳着时光的痕迹,守护着这座年迈的古村。古代之谓“城市”,城就是围墙,市则是商业。大部分的城市,今天已经有市无城,而塘尾没有商业,只有围墙,所以它是一座“城”。

  你会问,一个南国小村,有什么军事价值,还需要高墙厚砖?历史上,塘尾的城墙确实起到过防御作用。宋末元初,元兵进入东莞,塘尾村因为工事坚牢幸免于难。

  正是在元初,塘尾李氏的先祖李栎菴为避兵灾搬到了此处,在此繁衍绍继。年代流长,到后来原来的居民黎氏、谢氏相继没落,而李氏则兴旺昌盛,到最后基本只剩下李姓,造就了今天塘尾村作为东莞“陇西李氏”的煊赫佐证。这是一个“鸠占鹊巢”的故事,原本黎谢族人修建的城墙,防住了兵祸,却防不住家族兴替。

  “鸠占鹊巢”

  现在的塘尾,又已发生了另一个“鸠占鹊巢”的故事。东莞的厂房在不断“腾笼换鸟”,老屋也是如此。

  塘尾的李姓后人,闯荡境外者有之,搬出村外者有之,就是很少有人留下来。老屋便廉价租赁给外来务工者,作为他们的另一个家乡。取代李氏原住民的是四川人。现在的塘尾村,川音流转,让人疑入蜀地。住在这里的八九成都是四川达州人,因为老屋租价低廉,这些达州老乡大多是拖家带口。从实质的居住形态上看,这里已经是达州人的家乡。

  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状况,在老东莞人原汁原味的广府民居里,住着的却是来自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千差万别的四川人。不过,这也让塘尾村的存在有了另外一重意义,即作为工业发展、人口交流和文化互融的一个时代见证者,将活生生地把这些历史通过往后的生活向后人完整地复述,完整如古村的面貌。

  褪色的华美

  该回过头来说说塘尾古村最直观的看点了。

  村子里,现在保留着明清祠堂21座,古民居268座,古井15眼,书堂19间。村口的莲花池塘,是古村的中心,坐北向南,巷道以“七纵七横”为特色,形成“井”字形网状布局。

  为适应南方炎热多雨潮湿的气候特征,塘尾的建筑绝大多数采用三间两廊的金字屋和三间一廊的明字屋布局,利于通风散湿。同时,建筑清一色采用红砂岩作墙基、柱础和门框,墙壁则一般用青砖砌成,墙上筑起两个镬耳,大气庄重又不失美感,具有鲜明的岭南建筑特点。

  这样的描述显得很无趣,这也是一个热爱旅游体验的人所不喜的。如果不亲自去慢慢行走、细细品味,用心感受斜阳挂在镬耳屋顶的美艳,鸡犬行走于寂静小巷的悠然,孩童光着屁股跑过古祠堂门口的意趣,妇女在古井边洗衣的节奏,那么任何描述都没有颜色。

  砖墙,麻石路,月月年年,受过几多风雨;冬天暖,夏日凉,家家户户,游子寻到归途。

分享到:

我有话说

广东省 Guangdong

广东古时一直是“百越之族”居住的地域,清政府在这里设置了广东省,于是广东的名称沿用至今。这里自古就是我国的富庶之地,早在秦汉时代已经有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活动,到近代,广东更是成为商业发达的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及历史渊源,这里也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广东省低山丘陵分布广泛,平原仅限河谷及沿海地带,南岭山脉亘于北部边境,地势北高南低。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仁化县的丹霞山、南海县的西樵山、博罗县..

关注|粉丝
+ 关注
关注|粉丝
+ 关注
关注|粉丝
+ 关注
关注|粉丝
+ 关注
关注|粉丝
+ 关注

您还可以看看

广东省旅行家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sdasda

    您有 条新提醒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