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通用语的变迁:从“琼山音”到“普通话”

喜欢
大字
小字
位于 海南省 | 南海网 微博 | 2013年09月18日08:43

  从“琼山音”到“普通话”

  海南岛通用语的变迁

 1988年,海南建省,大批外地人的涌入,对普通话的普及是很大的推动。图为来海南找工作的年青人。黄一鸣摄  1988年,海南建省,大批外地人的涌入,对普通话的普及是很大的推动。图为来海南找工作的年青人。黄一鸣摄
海南城里的孩子,从小就接受普通话教育。新华社发海南城里的孩子,从小就接受普通话教育。新华社发

  文海南日报记者 孙 慧 特约记者 黄青文

  海南岛自古以来就是移民社会,从3000多年前的古百越民族,到后来的汉、苗、回等民族相继移居海南,逐步形成了一个多方言地区。

  经过历史演变,海南岛上的各民族虽某些特征不断在同化,但作为民族的基本特征方言却被保留和延续,形成了今天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混杂现象。

  海南方言的丰富性有其不可或缺的学术价值,却给人们彼此之间的交流,以及今天的普通话推广行动造成诸多障碍。

  古时候的海南人,他们讲什么话?操不同方言的人在一起,讲的又是什么话?相信古时琼人的共同用语,应该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磨合过程。

  方言固然保留了地域和民族文化的精髓,但也给实际生活交流带来了阻碍,要克服这种障碍就要有“通用语”。

  无论是从清末时期的海南话,到民国时代的广东话,再到解放后所普遍推及的普通话,从海南“通用语”的变迁中,都能感受到海南人谦和豁达、海纳百川的性格。

  明清以琼山音为正语

  据《辞海》介绍,“雅言”就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普通话”。孔子在山东曲阜杏坛讲学,三千弟子来自五湖四海,如何克服语言障碍?靠的就是当时的通用语“雅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天下大同,开始有了“书同文、车同轨,语同音”的客观需求。这个时候文字空前统一,民族的共同语有了新的名称“通语”。

  国家统一后,共同语的推广主要依靠官员。但凡读书人进入仕途,无论在京城任职,还是到外省做官,如果说家乡话,别人就听不懂,就影响工作。所以客观需要各级官员,必须学说大部分人都能听得懂的官场上通行的话,共同语又从“通语”演变成“官话”。

  唐代开始,把官场中通用语言叫做“官话”。这种“普通话”直到清代还在使用。从元代开始,首都在北京,北京语言很快成为全国通用语的基础标准音。北京语言成为新的“官话”。

  官话之所以叫官话,还因为只有在官员当中,这种民族共同语才推行得开。在那无广播、电视,交通大多靠走路的古代,普通百姓没什么对外交流的需要。族群之间的海南话方言,就足以满足平常日子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交流。

  根据张岳崧主持编纂的道光《琼州府志》记载:“州城惟正语,村落语有数种。一曰东语,又名客语,似闽音;一曰西江黎语,即广西梧、浔等处音;一曰土军语;一曰地黎语,乃本土音也。大率音语以琼山郡城为正,使乡落一切渐相染习,皆四通八达之正韵也。”

  可见,清末年间,海南方言主要以海南话为主要流通语言,其中以州府所在地的琼山口音为“正语”。语言的优越感通常来源于发达经济。作为州府,当时琼山的经济明显发达于其他地区,经济上的强势也会导致语言传播的强势,因而人们来往交流,以纯正的琼山口音为豪,如此下来,村落之间渐相染习,琼山口音成为了正统通用语。

  民末时期的混杂语言

  上世纪百年之交时刻,中国遭遇了空前的民族灾难。立志复兴中华的有识之士把目光转向寻求强国之路,在语言文字方面,开展了“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中国语文现代化先驱卢戆章提倡全国使用统一语音,并创制出汉字的字母式拼音方案。但远离中原动乱变迁的海南没有受到这次运动的太大影响。

  “在学校里,我们是两种语言体系授课,读课文用官话,但解释起来还是用海南话。”75岁的文昌老教师云凰回忆说,由于所属广东省,与广东人的经济来往密切,白话的流行更为广泛,至今海口很多70岁以上的老人,多少还懂得一两句白话。

  到了民国末期,很多国民党部队南下退守,驻扎在海南岛,经常因语言沟通产生误会,闹出了许多经典、谐趣的笑话。

  有一次,国民党军进村想买头猪来改善一下伙食,在好心的村民带引下,官兵们被带到了隔壁村庄的一大片竹林前,看着兴奋地指手画脚的村民,这才反应过来村民们把“猪”听成了“竹”。

  当时的海南政界,流传着“无文昌不成机关”的说法。文昌人接受新文化教育较早,读书、外出工作的人多,加上口音绵软,文昌话的流传也较为广泛,因此,外来语言、尤其是国语对文昌人影响不大。时至今日,海南民间依然流传着文昌人讲普通话闹的笑话。

  某天,有城镇机关干部乡下驻村,由于下雨耽搁,到村已过晌午。一热心村民看到干部们,连忙上前愧疚地说:“洪志(同志)你来晚了,现在瓦(我)们系赛(是菜)也没有了,盼(饭)也没有了,夯(汤)也没有了,就兴(剩)下几个曼猴(馒

  头)!”

  诸如此类的笑话数不胜数,开心一笑的背后,也反映出学习共同语的必要性,尤其是在海南岛这样的多方言地区,如果没有共同语,就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很大障碍,影响社会发展。

  海南普通话冷热不均

  从上世纪50年代的百万农垦大军南下开荒海南岛,到60、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扎根海南,8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十万人才下海南建设,普通话在海南的推广普及,无不与海南开发热潮有关。

  1968至1975年间,十万知青下海南。这群热血青年,不仅是当时开发海南岛的主力,他们带来的先进思想观念和文化迄今犹存。

  63岁的谭秀荣,成长在偏远的保亭南林乡,但她从小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当时的老师基本都由知青担任,没有知青,我们可能连拼音为何物都不知道。”

  而出生在琼山地区的黄先生告诉记者,他从小无论在课堂、社会、家庭,耳濡目染的都是海南话教育,直至他80年代毕业工作后,在单位接触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事们,才开始学习普通话交流。

  为什么一南一北的普通话普及出现冷热不均?这也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格局有关。1955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在五指山成立,从广东调来一批教科文卫的高素质人员,期间对中部山区进行了全面“扫盲”行动,推广普通话,影响至今。

  在五指山区的黎苗村落,无论是古稀老人,还是黄口小儿,大部分人都可以说较流利的普通话。而在文昌、定安、海口等琼北一带,仍存在着文白异读的风俗。时至今日,琼北一带的很多大学生,在外出求学中仍会因为口音浓重、咬字不准等所带来的交流困扰。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十万人才过海峡”人口流动大潮,使这个偏居一隅的海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外来文化、经济的强烈冲击下,动摇了根深蒂固的海南话方言地位。在城里,无论是街上吆喝的小商贩还是机关单位里的工作人员,大家开口说起蹩脚的普通话。

  随着时代发展,海南普通话已从官方正式用语普及到寻常百姓人家。无论是在家庭饭桌、服务窗口还是政府机关,普通话已成为人们日常用语。

  海南省语言文字办公室退休干部朱运超认为,如今,在很多乡镇学校还存在方言教学现象,这造成了很多农村学校普通话基础差,也影响了语文教育的提高;同时,受方言口音和表达逻辑影响,海南人在普通话的标准化、规范化上还有待提高。

分享到:

我有话说

海南省 Hai Nan

海南是仅次于台湾的全国第二大宝岛,是中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对,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领海。由于地处热带,与美国夏威夷同一纬度,海南省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线使之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圣地。迷人的海水、雪白的沙滩、明媚的阳光,旖旎的海底世界及茂密的热带雨林和富有传奇色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无不散发着这个热带城市独特的魅力。海南岛终年长夏无冬,四季鸟语..

关注|粉丝
+ 关注
关注|粉丝
+ 关注
关注|粉丝
+ 关注
关注|粉丝
+ 关注
关注|粉丝
+ 关注

您还可以看看

海南省旅行家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热门国家和城市

大家发现

为我发现

发现攻略
    发现微博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请直接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还没有新浪账号?

    立即注册
    X

    sdasda

    您有 条新提醒

    @明日香 提问中
    1/140
    此问题会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
    提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