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机场安全检查的新技术、新设备

http://travel.sina.com.cn  2009年04月14日17:14  新浪旅游

  

机场安全检查的新技术、新设备
最常见的机场安全金属探测器

  多年来广泛使用的机场安全检查设备,如磁力针、金属武器检测门、X射线检测仪等,能发现武器和普通炸药等危险品,在安全检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设备受原技术条件所限,不尽如人意,漏检失误较多。再加之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犯罪分子和恐怖分子也利用高新技术,制造新的武器、爆炸物等。像利用集成电路技术制造的高精密炸弹、塑性炸药及许多毒品等,上述传统检测手段就无能为力。因此,世界各国都在探索研制机场安全检查的新技术、新设备。这些设备包括人体检查、行李检查和大宗货物检查及安全监视系统几个方面。目前已投入使用和比较成熟的安全检查新技术、新设备有下列几种。

  1.手持式远距离检测器—显微眼

  这种手持式检测器在3米之外的地方就能看透人的衣服和门窗,显示某人身上是否携带隐藏的武器甚至可以查出藏匿的毒品和窃听器等。它是依靠检测被检物体本身所辐射的热量工作的。因此,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毫无察觉地被检查全身。所以又称之为“显微眼”。

  2. 微波全息摄影检查法

  全息摄影术通常是指可见光波的全息摄影术。为寻找隐藏在衣服里或不透明的材料包裹的武器,则采用微波全息摄影术,利用微波可透空气、雾、一些电介质等特性,采用频率为70千兆赫(波长4.3毫米)的全息摄影装置来进行“电子束检查”,就可以在监视屏上显示出隐藏在层层衣服之下或用合成革包裹的手枪、刀具等物体。整个装备形同一道安全门。

  3. 毫米波摄像机

  毫米波摄像机是利用人体辐射的毫米波聚集成像的装置。由于物体所辐射出的毫米波射线的量取决于它们的物理性能和温度高低。人体辐射的毫米波比之金属、陶瓷、塑性炸药、粉状炸药及衣物、绝缘材料都多。而毫米波可以穿透任何绝缘材料、所有衣物布料及大多数建筑材料。所以,在毫米波摄像机面前,人身上的人物不见了,在人体轮廓的映衬下,人身上的钱币、纽扣、钢笔、钥匙等物明显可见。若藏匿手枪、炸弹、毒品等违禁物,更是一览无余。因此,毫米波摄像机是最有效的人体监视手段。

  4. 微波成像装置—毫米波摄像机

  不能完全令人满意的是它不能发现人体内部藏匿的物体。而微波成像装置能弥补这一缺陷。不过微波成像装置不是利用人体本身的辐射,而是采用微型雷达发射微波脉冲和接受回波工作的。由于微波可以穿透人体,所以,微波成像装置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人体内部隐秘部位藏匿的违禁品等物体。

  5. 电子鼻—气味识别系统

  各种物体,如毒品、炸药,有其特有的气味。每个人也都有其独特的气味。人体气味可以像指纹和脱氧核糖核酸测试一样,用于鉴定一个人的特征。电子鼻芳香扫描仪,采用一系列高分子聚合物传感器,当从空气中吸入挥发性的分子时,传感器可暂时改变它的电阻,从而使电信号发生变化。对这种变化进行分析,便可以确定它是属于何种气味。这种电子鼻扫描仪不但可以对人进行鉴别和追踪检查,而且还可用于检查毒品和机场行李中的爆炸物等危险品。

  6. 安全门控系统

  ①Metor160和Metor200红外旅客记数仪这是一种以红外光束来控制的侯机室单向或双向进出口设备,可以较好的控制候机室的安全。

  ②Metornet RS-422安全监视系统它可以对任何一个出入口或者整个机场网络预先设定安全等级,通过中心微机控制所有的出入口。该系统可以控制99个门。

  7. X射线检查仪的改进型

  X射线安全检查系统是用X射线透视物体,通过对监视器形成的X光透视物体的图像来分辨物体的。随着情况的变化,X射线检查设备也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多种改进,使其性能大大提高。例如,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制生产的双视角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目前广泛使用在机场、港口、车站等安全检查场合。双视角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采用底射、侧射两个X射线源,可同时提供行李物品两个方向的X射线透视图像,从而避免了由于单一透视方向造成的视图不清的问题。提高了检查的可靠性。同时还有多能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双通道多能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大出射角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等不同的新型号。

  8. 后向散射X光成像系统

  它与一般的X光不同,这种系统发出的X射线极微弱,不会渗透人体。其剂量和在海上晒5分钟太阳所受的照射差不多。这种光线照到人体皮肤后反射回去,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可形成一个人体及其所携带的所有东西的电子图像。这种装置适合用于人体安全检查。它也可利用前后两个探测器把高原子序数的物质与低原子序数的物质分别探测出来。通过适当的图像处理,可以获得清晰度很高的图像。这种装置适用于行李箱检查、大型车载流动检查和大型货车检查系统。

  9. CTX-5000型和CTX-5500智能型行李扫描仪

  这种新型的行李扫描仪采用了医用CT技术,能从几个角度显示出行李内的物体图。它把不同侧面显示出来的图像综合起来,组成截面图像,对它们进行分析,就可以确定是否装有爆炸物。其性能超越了类似的X光机。这种扫描仪已在旧金山和亚特兰大机场使用。

  10. 磁共振成像(MRI)行李扫描仪

  这种设备也是采用医用上的磁共振人体扫描技术发展的。这种新型扫描仪采用一种称为“四磁极共振分析”的变型MRI,从被检物品的分子结构来识别各种材料。首先用一台发射机向行李上发射低频无线电波,瞬间扰乱物品内部的核子排列。当核子自身重新排列时,它们发射信号,这些信号即刻由系统的计算机进行分析。由于每种类型的材料发射一种独特的信号,没有两种化合物的信号是相同的。因此,使之易于查出爆炸物或违禁毒品。它还可以检测液体炸弹、神经毒气及其他化学武器。这种磁共振炸药探测系统QScan-1000和Line231X 射线安全检查系统结合可以获得最佳探测效果。目前在洛杉矶国际机场和英国的多个国际机场已有使用。

  11. 离子扫描炸药探测器

  它是利用各种物质离子漂移的速率差别来识别物质的。对毒品的探测灵敏度为-12g,这种仪器已在北美、南美、欧洲和亚洲的几十个机场投入使用。以加拿大Barringer公司最新推出的IONSCAN M400型毒品/炸药探测器应用最广。

  12. 中子探测器这是专门探测炸药,尤其是塑性炸药的新型安全检查设备。由于中子不会受到金属乃至重金属铅的屏蔽,可以穿透一切包裹层。而且所有爆炸品都含有大量高浓度氮。当中子源发射的中子束去撞击被检查的行李箱,遇到爆炸品时,爆炸品中的氮会吸收中子,并立即释放“咖马射线”。通过观测记录伽马射线,就可以探测出炸药、塑性炸药。总之,会令一切爆炸物无所遁形。

  13. 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

  这种系统实际上是高能X射线成像装置。目前,英、法、德三国都能生产这种检测装置。而我国已由清华大学研制成这种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生产这种设备的国家。该系统将几十吨重的集装箱连车一起送入具有辐射防护能力、自动运行的安全连锁传送通道,由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打到重金属靶上产生高能X射线。通过测量透过集装箱的X射线,可以得到箱中货物的透视图像。经过计算机处理后,组成所需的透视图像。检测一辆长达20米的集装箱车,只需2分钟,而且可分辨箱中货物千分之一的密度差别。

  14. 数字摄像机监视系统—电子眼

  过去在机场大楼使用普通摄像机组成的监视系统,虽然可以跟踪监视任何目标,但要在各架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中查找某一目标却是很麻烦很困难的。但是,如果采用数字式摄像机进行监视,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在浩瀚的录像信息中很快查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图像。

  15. 智能环境技术

  目前使用的计算机只能通过键盘和鼠标感知世界,即便是多媒体系统,也只能传输一系列数据,它并不懂得由它传输的文字、声音和图像所代表的意思。要想使计算机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使计算机能看见和听见人的行动和语言。并能像人一样,能辨认出看到的人是谁,他在说什么,思考什么问题,又想做什么,而且能跟踪要寻找的人。为此,就需要给计算机一个智能环境。

  所谓智能环境,就是在该环境中安装足够数量的摄像机和话筒,把记录下来的图像和声音传送到附近的计算机网,由计算机对智能环境的人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进行分析、比较,并做出评估。通过比较分析,智能环境机器就能回答使用者的一系列问题。智能环境技术通常包括三大系统,即“寻人器”系统、语言识别系统和行为解释系统。 "寻人器”系统能实时地跟踪在智能环境中走动的人,将其辨认出来,并能辨别其表情。即使在拥挤的人群中,被跟踪的人也无处藏匿。语言识别系统能在某人在相当吵闹的环境中自由走动的情况下,解读这个人讲话的意思。它通过电子手段操作一系列位置固定的话筒,使话筒只接受放大某个人口中发出的声音。行为解释系统能根据人的行为判断出其意图。智能环境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成为能善解人意的助手。若在机场候机大厅中造一个智能环境系统,则对于检查、监视那些从事恐怖活动的恐怖分子将具有突出的作用。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机场 安全 的新闻

老人出游正当时

春意渐浓,日迟风拂,正值老年人游园赏花、畅游宝岛、追今抚昔红色游好时节...

春游攻略之赏花篇

推开门窗,跟着花花草草来个零距离接触,让我们一起赏花踏青去,跟着花花草草浪漫逃亡...

09中国国内旅交会

2009年4月11日-4月20日,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将在大连举行...

美体健身之旅

恍如与世隔离净土上,每一片树叶化身一个精灵,原始你的感官,开始找寻属于自己的乌托邦...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