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得名于境内的两条江,一条名为章江,一条名为贡江,章贡两江汇而为一,此地遂被称之为赣州。赣州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
赣州宝葫芦农庄地处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赤珠与湖边镇石人前之间(105国道旁),距市区3公里,交通便利,地..
更多>>
阳岭,崇义县城南郊阳刚峻伟之岭。方圆十余里,秀峰三十六。峰峦叠嶂,古木参天,珍禽异兽咸集,飞流瀑..
通天岩是我国南方古代石窟艺术宝库,这里有江西最大的石龛造像群,共有石龛279座,石刻造像359尊。石刻..
航空
离市区只有20分钟的车程,已扩建成4C级机场,可起降B-737飞机,已开通至南昌、广州、厦门、深圳、南京、珠海航班。民航售票处门口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班客车开往机场。
铁路
京九铁路的开通,使赣州的交通更为便捷。赣州火车站位于市区东面,几乎每一班公共小巴都会到火车站,1元就够了。
公路
赣州交通发达,但以公路为主,有多条干线公路穿越市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5万公里,境内有105、323、319、206等国道。
出租车
出租车白天5元,包车的话10元就够了。
公交车
赣州市内有10班左右的小公共汽车运营线路,公共汽车到达的地方有贸易广场、新车站、老车站、赣州饭店、赣龙大酒店、人民医院、贸易广场、南门广场-章江酒家、火车站、人民影城、商业城等地,其中,10路汽车还到达机场路口,公共小巴1元。
[特产推荐]
崇义毛竹 毛竹株型刚直挺秀,圆通有节,枝叶翠丽,生长快,产量高。用这种毛竹制作的各种农具、日用篾器、篾席、乐器和工艺品深受欢迎。
龙南板栗 龙南板栗个大饱满,栗肉脆嫩香甜,含有丰富的营养,生吃熟食都可以,还能制成各种美味可口的糕点,具有补肝益脾、健胃生津的功能。
上犹玉兰片 是用冬笋尖制成的,色如象牙,通明如玉,质地脆嫩,味鲜美而清香。它营养丰富,还含有天冬酰胺,是一种纤维素丰富而脂肪和淀粉含量极低的保健食品。
宁都小布岩茶 产于宁都县小布垦殖场,因茶叶产自雩山山脉钩刀咀峰的岩背脑而得名。这种茶外形弯眉显毫,条索秀丽,嫩香持久,还伴有一种花的清香。泡出来的茶汤黄绿明亮,滋味醇厚,冲泡三四次滋味仍然不减。
信丰脐橙 因果顶有“脐”而得名。果实呈球形,表皮橙黄,大而无核,肉厚汁多,甜酸清香,人称“脐橙进房香满堂”。
个大饱满,栗肉脆嫩香甜,含有丰富的营养,生吃熟食都可以,还能制成各种美味可口的糕点,具有补肝益脾、健胃生津的功能。
是用冬笋尖制成的,色如象牙,通明如玉,质地脆嫩,味鲜美而清香。它营养丰富,还含有天冬酰胺,是一种纤维素丰富而脂肪和淀粉含量极低的保健食品。
产于宁都县小布垦殖场,因茶叶产自雩山山脉钩刀咀峰的岩背脑而得名。这种茶外形弯眉显毫,条索秀丽,嫩香持久,还伴有一种花的清香。泡出来的茶汤黄绿明亮,滋味醇厚,冲泡三四次滋味仍然不减。
因果顶有“脐”而得名。果实呈球形,表皮橙黄,大而无核,肉厚汁多,甜酸清香,人称“脐橙进房香满堂”。
赣州菜是赣菜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客家菜的一大流派。
赣菜的主要特色是选料精细、讲究刀工、注重火侯。
在烹调上擅长烧、焖、蒸、炖、炒,注意保持原汁原味,偏重鲜香,使人不腻厌,且讲求刺激食欲,对辣味的偏爱似有发展趋势。在质感上讲究酥、烂、脆、嫩,用料多为地方土特产品。
赣菜主要风味特色是:原汁原味、油厚不腻、口味浓郁咸鲜辣。
传统菜肴 小炒鱼、三杯鸡、流浪鸡、炒东坡等。
[美食推荐]
客家第一菜——酿豆腐 酿豆腐,是客家第一大菜、第一名菜。孙中山先生是客家人。1918年他在广东梅县松口一位同盟会员家中吃了这道菜赞不绝口。赣南很多地方把酿豆腐作为筵席风味菜,而且和立夏节联系在一起。
赣南炸鱼饼 鱼饼是赣州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菜,鱼饼特点是色泽金黄。
信丰流浪鸡 传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交战,朱元璋兵败康山,人饥马乏,当时有个赣州厨师将鸡宰杀,拔毛开膛去除内脏,在清水中煮熟,切成条块,用蒜泥、辣椒粉、姜末、香油浇盖,朱元璋吃后赞不绝口。因正当兵败落魄之时赐“流浪鸡”之名。
生焖鸭 每年入夏以后,便是仔姜、仔鸭上市的季节,省焖鸭特点是色泽金黄,皮香肉烂,鲜辣可口。这是赣州居民十分喜爱的一道时令菜肴。
客家薯酒 薯酒的主要原料是毛薯、米粉和客家米酒。漂浮客克家米酒中的薯饼个个金黄透亮,客家米酒的醇香弥漫整个屋子,品尝品尝起来酥润爽口、香甜浓郁、温暖滋补,而且具有滋阴益肾、保健养生的奇特功效。
赣江的娱乐带有独特的客家风土人情。
上犹大型民间灯彩--“九狮拜象”
发源于上犹、赣南独有的大型民间灯彩“九狮拜象”,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优秀客家文化遗产。“九狮拜象”一般由1龙、9狮、1象、1麒麟、1牌灯和2锣鼓彩亭组成,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元宵节期间进行表演。
“九狮拜象”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它融音乐、绘画、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表演的队伍有一百多人组成。器乐有沙喇子、唢呐、锣鼓,演奏起来喜气洋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表演手法有“小狮戏龙”、“金龙穿花”、“金龙蟠柱”、“金龙戏水”、“龙狮相耍”、“群狮相戏”、“九狮拜象”、“麒麟狮象团龙”等蔚为壮观的场景。
宁都民间马灯舞
宁都客家人每逢春节期间,尚保留着打春锣,闹花灯,游火龙,打甑盖,摘茶灯,竹篙火簏等形式多样的传统禳神娱乐习俗。
尤其是刘坑、会同、湛田、安福、竹笮、田埠等乡的马灯舞更加独具特色。
马灯舞亦名“竹马灯”,又叫“跑竹马”。 竹马一般用竹篾扎成竹架,外面用布蒙好,分前后两截,系在舞者腰上,如骑马状。舞时表现骑马徐行或疾驰跳跃,动作轻松活泼,情绪热烈奔放。同时又因与“盾牌舞”合演,故老表又称其为“洗马拆牌”。这种禳神的娱乐形式甚是壮观热闹,颇受群众欢迎。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