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 正文
6座4千米以上的雪山
D2:康定(折多山)→新都桥→雅江→理塘→巴塘,449km,2007年7月27
位于大雪山中段、海拔4200米的折多山是传统的藏汉地理分野线,真正的藏区便在此山以西。七八月是藏区的雨季,路途艰险,我们这群早起的鸟儿早早地就出发了。刚到山脚,就遇到了泥石流。泥浆、砂石直冲进雅砻江里,远远地就闻到了飘散在空气中的硫磺味。
翻过雨雪交加、飞舞着五色经幡的折多山,就进入蓝天白云的高原地带了。有“嘉绒”藏族摩托手边翻山边唱着歌儿,高亢的歌声在山间传得很远;有搭车的喇嘛高高地站在拖拉机上,迎风飘扬的红色袈裟在阳光中像一面面旗帜。快乐是会传染的,我激动地给远在北京、准备直接飞到拉萨与我们汇合的蓉儿发了一条短信:我们已经越过了高尔寺山(4912m)、剪子弯山(4695m)、泥巴山(5010m)、卡子拉山(4718m)、海子山(4685m),整整6座4千米以上的雪山哟,快点来。那位还在北京最昂贵的国贸大厦里上班的OL,顿时就心慌意乱了。她说,你把我的心都勾走了。
毛垭大草原上的理塘,海拔4200米,是此线上海拔最高的县城,号称“世界高城”。6年前我们去稻城时在这里住宿了一晚,严重的高原反应让我们痛不欲生。大家一直决定掠过高城,好歹也要赶到金沙江边、海拔低400米的巴塘留宿。
这晚高原反应还是来袭击了我。就像走川藏线必然要遇到泥石流一样,高原反应也是人生的一道必修课。
泥石流“爱你没商量”
D3:巴塘→竹笆笼→芒康(横断山峡谷风光)→左贡→邦达→八宿 472km,2007年7月28日
巴塘河谷盛产苹果,我们早上起来一发动车子,就看见了乍现在金沙江上的彩虹。江对岸便是辽阔苍茫的神秘藏地,但川藏线也进入了著名的南北纵向横段山脉三山三江地带。长达800余公里、呈不断上升的“漕沟状地质破碎路段”,也意味着塌方和泥石流会不断而来。
在竹笆笼地段,前夜发生的泥石流扎断了通路,附近村庄的藏民都出来疏通道路了,站在深陷膝部的泥浆里一锄头一钉耙地挖掘着。这时80万一辆的丰田4700就很威风了,这匹“四驱狼”的底盘可以自动升高,我们等它挂起低速档轰起油门冲过去后,也跟着往前冲,然后我就看见我们的“乖乖狼”在四处飞溅的泥浆里陷了下去,悲惨地熄了火,泥土将车门都堵住了,死鱼般无法动弹。而团队的力量就在于,“一根筷子易折断哟,十根筷子难折弯喽。”
跨越蜿蜒的澜沧江,就开始翻越川藏线上最高的山口——东达山了。积雪覆盖着这片杳无生息的土地,但在海拔5092米的山口,却驻扎着一顶黑色的牦牛帐篷。难道在如此苦寒的地带还有人放牧?一个盘着长发的藏族男子从帐篷里走了出来,拎着一壶热热的酥油茶请过往的车子饮用。他就这么憨笑着站在雪地里,热腾腾的心快把飞舞在我们头顶上的雪花都溶化了。我摇下车窗送了一包白色万宝路烟给他、一盒雀巢巧克力给两个流鼻涕的孩子。在高入云天、白雪皑皑的山口极目远眺,川藏公路和澜沧江似两条晶亮的丝带,缠缠绵绵地缠绕在千山万壑之间。我回头看了一眼那顶像金庸武侠人物居住的帐篷,一路沿着著名的九十九道拐下行到怒江边,到达了藏语中意为“勇士山脚下的村庄”八宿。
在东达山,邦达草原的气温可达摄氏零度以下,可是在澜沧江和怒江江畔气温却是20℃左右,而一天所经历的海拔落差起伏也近2500米,雪山、原始森林、高山牧场和田园风光层层叠叠,让人不由得心花怒放,想放声唱歌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