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访古 佛宗道源天台山

2015年01月16日14:03  旅游专栏  作者:TIM生命過客  

  一个山雨飘摇的早晨,我们拾级上山,去寻访天台山中的佛陇古迹。

  山道边林木葱茏,野地里自由疯长的狗尾巴草,低垂着沾满雨水的绒毛,拂湿了我们的裤脚。抬头深吸下湿润而清新的空气,带着些许的凉意。

  这座深处浙东小城台州的天台山,自隋唐以来就是佛教天台宗、金丹道家南宗的发源地,是民间传说中的灵异仙山。明代著名“驴友”、旅行家徐霞客就曾经在20年里,两进天台山,在他的传世游记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徒步山间,遥望远山,云烟笼罩的山峦迷离的仿佛仙境,一株霜染的红叶不甘寂寞的兀立在我们眼前。

  这样仙气飘飘的天台山,也难怪会有那么多的先贤纷至沓来,又有那么多的高僧在这里修行传法,甚至远播日本海外禅林。

  正在山中湿滑的青石板路上走着,东张西望,突然前面出现一位青衫长袍的书生,挥着衣袖施施然的走着,完全无视我们一行人的惊诧尖叫!难道是我们遇见仙人了不成?

  我们惊奇不已,这不会是幻觉吧?于是加快脚步追上去,一看究竟。

  到得跟前打声招呼,哈哈!原来是天台旅游局副局长扮成徐霞客的模样,冒雨专程在山中等候我们呢!这位“徐霞客”先生准备亲自带我们访古探幽,也真是蛮拼的了!在场的伙伴们无不被深深感动!

  我们的雨中登山,瞬间变的生动有趣了!

  石径古道,落叶斑驳,雨点声声,雾霭朦胧,有书生在前,带领我们一起穿越回古早年代了。

  湿答答的石板路漫长的通往未知的地方。

  “徐霞客”在一处小亭子前停了下来,为我们介绍着这里的过去历史:天台山是佛教在中国产生的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发祥地,也是禅宗重要的弘法道场。三国(238—251)年间,就有禅师来此结茅苦修,是佛教在天台山传播的开始。两晋南北朝至隋朝,为佛教初盛期,特别是陈、隋之际,高僧智者大师入天台山创法华宗,建12道场,使佛教大播,影响深远。

  隋唐两宋,以天台山为源头的佛道文化,长期为上层知识界提供精神依托,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撑。唐代天台宗传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日本东阳大学田村芳朗在《佛教思想》序言中说:“天台也许可称为日本佛教之母,自最澄于788年在比睿山建延历寺以来,在古代和中世漫长的时代,那里成为日本佛教乃至于日本文化的诞生地。”池田大作把天台山称为“恩人的地方”。

  听着“徐霞客”的一席话,我们就像在这迷雾中渐渐拨开了遮挡,对天台宗的由来有了基本的了解。

  继续跟随霞客边走边看,穿行在山林之间。

  云雾中的树林。

  近前后的一抹嫩绿。

  兜兜转转,一座古寺出现眼前,匾额上有“真觉讲寺”几个大字。原来,这里就是智者大师的圆寂地,肉身塔的安放处。

  走进寺内,迎面的大殿上的牌匾题写着“智者肉身塔”。

  真觉讲寺建于隋开皇十七年(597),原称定慧真身塔院,宋祥符元年才改成真觉讲寺。塔院大殿中即为智者大师肉身塔。塔高(连座)7米,2层6面,青石雕成,第一层正面置智者大师坐像。殿中壁上排列有天台宗17位祖师画像。其中之一就是天台宗第十六祖高丽籍义通宝云禅师。

  据史料记载,塔院历经朝代更替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明代重修。

  轻轻的走在安静的寺院里,怀想古代高僧的音容相貌。眼前浮现的却是曾经在泉州开元寺里看见的弘一法师清瘦的样子。

  山间古寺,清静之地,真是修行的去处。

  檐下,搁置着残破的碑刻,是智者大师的墓碑。

  寺外原有一碑亭,中立《修禅道场碑》,为唐元和六年(811)行满法师立,翰林学士梁肃撰文,徐放书。这是已被后人移至院内厢房中的碑石。

  漫步在寺院中,品味古寺的寂静。

  枯藤老树新芽,细雨青瓦老寺。

  院子里的灌木丛里挂着滴水的野果。

  屋顶的古树参天。

  墙上的老桃枝落尽了叶子。

  还有稀疏的枫叶。

  檐外,是烟雨朦胧的群山。

  在这样的山间行走,沐浴着清冷的细雨,瞻仰山间千百年来的的历史古迹。既有恢弘大气的国清讲寺(详见本博客2013年11月10日博文《天台纪行:国清讲寺的隋唐余韵》),又有古朴幽静的真觉讲寺。此外,还有我们的脚步未曾到达的高明讲寺、善兴寺、方广寺等等,据载,天台山中佛教最盛时曾达到100多座佛教寺院。可谓深山藏古寺,悠悠觅人文。

文章关键词: 佛教 天台山 源天 台山 大师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