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在非洲工作和生活期间,曾数次乘飞机经过一个叫阿特拉斯山脉的地方。在那里,人们能看到大海、雪山和沙漠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对于这种感受,在非洲工作过17年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总编克里斯·约翰说:“非洲不是一个地方,而是100万个地方,是100万种声音。没有任何一张照片能抓住非洲的神秘、多样性和它带给人们的惊奇。”
撒哈拉大沙漠
撒哈拉――远古文明的墓地
提到非洲,就不能不提被称为“沙漠之王”的撒哈拉。它雄踞北非,总面积达777万平方公里,占非洲面积的1/3。埃及、利比亚、突尼斯等10个非洲国家都处在这位“君主”的统治之下。在地理上,它将非洲分为北部以阿拉伯人为主的“白非洲”和南部以黑人为主的“黑非洲”,并掌控着非洲气候的变迁;在文化上,它见证了非洲文明的鼎盛与衰落;在经济上,它向人们提供石油,帮人们吸引游客;在很多当地人的心目中,沙与太阳一样,能够清洁人们的身心。
沙在北非不是“点缀”而是“主宰”。本报记者在埃及参观金字塔、在利比亚参观罗马古迹时发现,这些沉睡数千年的庞大建筑之所以留存至今,是因为它们建造在撒哈拉大沙漠上,干旱少雨的气候使它们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此外,1933年,深入撒哈拉沙漠的法国骑兵队,偶然在沙漠中部的高原上发现了长达数公里的壁画群,壁画五颜六色、十分生动。有受惊后四蹄腾空的动物、有划着独木舟捕猎河马的土著,这说明撒哈拉沙漠曾有过川流不息的江河。这种沧海桑田的剧变给北非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在现实中,由于在撒哈拉沙漠发现了石油,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等北非国家立刻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还有一些国家靠沙漠旅游致富,如每年到突尼斯旅游的游客数量已经超过了这个国家的总人口。从气候上来讲,部分国家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不湿不燥、不冷不热,摩洛哥北部城市卡萨布兰卡最热时也不会超过30摄氏度(下同);而处在沙漠边缘的利比亚内地,正午时分能达到80多度,连鸡蛋都能烤熟。由于温差极大,北非老百姓最常见的民族服装就是长袍,其作用是防寒和遮阳。本报记者在毛里塔尼亚的努瓦迪布乘飞机时,旁边坐着一位老兄,他穿长袍、缠头巾,连脸都用白布缠住,只露出一双眼睛。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北非各国都有的“沙漠蓝人”――图阿雷格人。他说,他们常常把帐篷支在沙漠上,在黄沙上生活、睡觉,连洗脸洗手都用黄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得北非人在非洲很有特点。以埃及为例,有外国人开玩笑称埃及人的性格是“ibm”。“i”是“因夏爱拉”,意思是“如果真主愿意的话”;“b”是“卜克拉”,即明天;“m”代表“马来希”,意为没关系,不要紧。这似乎在北非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不少北非人信奉伊斯兰教,相信一切都是真主安排的;他们生性悠然,相信“耐心是美”;他们对人对事十分宽厚、豁达,往往会让人想起那件鼓着风的大袍。
又到明媚春季,人说远方才有风景,我们特别为你精选了一系列境外踏青的好去处,让你带着一份悠游的心情把玩春天... |
一辆载有中国游客的大巴车在亚利桑那州著名的胡佛水库附近的高速公路翻车,造成至少7名中国游客死亡... |
|||
四川经历的一切并没有将它就此埋没,反到屹立而出,又到了春天这个旅游的季节,让我们带你走进不一样的四川... |
主题酒店也称为“特色酒店”,是以某一特定的主题,来体现酒店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让顾客获得富有个性的文化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