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南站问题多 建议设指示牌、增发摆渡车(图)

http://travel.sina.com.cn  2009年01月14日10:57  新京报

  

北京南站问题多 建议设指示牌、增发摆渡车(图)
北京南站南广场,乘客正在排队等待摆渡车。

    在“北京南站”公交站下车后却不是北京南站,委员田晓君在南站转了半天后写出提案,建议增设指示牌、增发摆渡车。

  北京市政协第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委员田晓君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迅速采取措施,便于乘客顺利到达北京南站火车站的建议》。

  在提案中,田晓君称,北京南站公交站牌混乱,乘客还要搭乘“北京南站临线”摆渡车才能到达南站南广场。

  因此,田晓君建议,有关部门应发布提醒,解除“北京南站”公交站牌的误导,还应设立指示牌;缩短摆渡车发车间隔,并加大对直达北京南站南广场的公交线72路、529路、652路、特5路、特8快路运行路线的宣传力度。

  探访

  近日,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去往北京南站存在摆渡车站难找、站内指示牌缺失等问题。对此,北京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称,最晚今年年内,将理顺南站公交线路,撤销临线,届时南北广场均有公交站点和线路。

  【市民反映】开阳路离北京南站只有200米,却没有通往南站的人行道,走路要半个多小时。

  乘客无奈钻地下车道

  如果乘坐公交车,乘客大多要在开阳路下车前往南站。在开阳路,北京南站就在马路东侧不到200米远,出租车和其他车辆均沿盘旋车道而上,记者却未找到人行道。附近一居民称,要进北京南站,只有乘车,走路的话则至少要半小时。“还有人钻地下车道过去,很危险。”

  北京南站西门一名交警称,西门只进不出,目前没有人行道,市民只能打车,或者坐摆渡车从南门进来。

  【市民反映】北京南站站内公交标志缺乏,地铁标志误导外地乘客。

  站台地铁标志误导不知情乘客

  地下一层是许多乘客转换公交车和出租车的地方。在大厅出站口上方,地铁、出租车、停车场的标志,显示在标牌上,但记者始终没有找到“公交”字样,通过咨询一名保安,才在大厅外侧出口处发现公交车站指示牌。

  一名乘客看到地铁的标志就顺着找过去,却发现道路不通,询问后得知地铁尚未通车。保安称,经常有外地来的乘客跑去找地铁。

  【市民反映】“北京南站公交站”与“北京南站火车站”有区别,搭乘摆渡车需要的时间应预先告知乘客。

  乘客被“北京南站”站牌误导

  出站后,由于站牌很多,且相隔较远,记者花了近10分钟才找到摆渡车。一名乘客刚从天津来北京找亲戚,他记得上次来是坐102路车,但找了半天均未果,问保安方被告知,“这里没有102路,需要坐临线到老南站”。

  该保安称,很多公交车上的“北京南站”站点实际上是老南站,须换乘“临线”才能到新南站。不少乘客将公交站“北京南站”当成南站火车站,下了车才知道还要换乘。

  公交回应

  “北广场竣工后将撤销临线”

  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称,短期内将增加指示牌

  此前,北京公交集团总经理助理姚振平就南站临线的问题做出解答,因南站北广场和周边道路尚未完工,乘客只能从南广场进出站。

  而原来通往南站的10多条公交线路均在北广场(即“老南站”)落客,所以公交集团新开南站临线,是南北广场联络线,一站到达,便于南广场与北广场之间的倒乘。

  昨日,就政协委员和乘客的建议,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短期内,公交方面将在临线起点增设指示牌、引导牌等,便于乘客尽快找到临客。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夏天,北广场和公交枢纽将竣工,最晚今年年内,公交集团将理顺南站的公交线路,撤销临线,届时南北广场均有公交站点和线路,乘客可以方便地在两个广场上下,进出南站。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朱开云 左林 李立强 实习生 王倩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火车站 的新闻

春节旅游全攻略

春节“黄金周”即将到来,还没想好怎样度过这难得的假期吗?就让我来告诉你09年最流行、最火爆的旅游路线...

一同关注09年春运

全国铁路春运方案出台后,预计发送旅客同比增长8%。针对明年春运客流可能严重叠加的可能性,铁路部门将安排319对临客列车……...

中国旅游难忘地方志

从年初到岁末,中国旅游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历史的轮盘也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刻度...

印象长春 冰雪之旅

我曾经以为,长春是个我一辈子都不会去的地方。 如今再回头,才知道拿这想法去揣度任何一个地方都...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