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腾冲:惊艳如同邂逅秀外慧中的女子(2)

http://travel.sina.com.cn  2009年09月07日14:38  新浪旅游

  由于日程安排得很紧,我们只有一天时间参观游览,第二天必须返回昆明,所以能参观的景点很有限,只能择其要者而从之了。

  什么景点最值得看呢?当地人告诉我们:和顺侨乡。之所以称为侨乡,是因为腾冲人自古就有出国经商、求学的传统,“开放”得较早,目前全县就有华侨6万余人。而和顺乡的华侨不仅最多,而且侨乡文化最著名。

  驱车县城西南大约4公里,我们来到了一个小村庄旁边,只见四周青山环抱,一条碧水在村中缓缓流淌,确实是个让人耳目一新的风水宝地。据介绍,这就是和顺侨乡的水锥村。

  村头,是一个水潭,水面颇大,三面环山,一堤为廊,堤上栽满了参天的古榕树。潭水碧绿,深不见底,仿佛里面藏着蛟龙一般,让人陡生莫名的敬畏, 此潭名曰龙潭。潭对面依山傍水建了一片亭台楼阁,叫做元龙阁。我们来的时候还是清晨,只见水面上腾起一团团雾霭,对面的元龙阁影影绰绰,似真似幻,恍若龙宫仙境。雾霭中,隐隐听到洗衣亭那边传来的捣衣声,很有一种江南水乡的风韵。而我们,则仿佛是在画中徜徉,早已沉醉了。

  这个村在和顺侨乡之所以出名,并不仅仅因为他有如此钟灵毓秀的田园风光,而且还因为这里是著名哲人,毛泽东的老师艾思奇的出生地,来到这里,艾思奇故居是一定要参观的。

  艾思奇其实并不姓艾,而是姓李,叫李生萱。他的父亲李曰垓,是蔡锷护国军第一军的秘书长,著名的《讨袁檄文》即出自他的手笔,曾被章太炎称为 “天南一枝笔”。李生萱自小便随父亲在外念书,早年留学日本,后来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艾思奇这个名字表达的是这样一种意思:热爱(艾)马克思、伊里奇 (列宁)。

  走过龙潭,在古香古色的民居中隐着一条石板路,艾思奇故居就坐落在石巷尽头。这是一座中西合壁式的建筑,总体上看,是中国传统的四合院风格,那上下回廊四通的构造,则是腾冲特有的“走马转角楼”。在阳台、窗形等方面则又巧妙地揉进去了西洋风格。整幢建筑精雕细刻,却又显得简朴大方,散发着一种诗书礼仪之家特有的雍容气韵。其实,艾思奇并不是出生在这里,这栋住宅是李曰垓为孝敬病中的父亲而建的,可惜还未建好老人就辞世了。1979年,艾思奇的夫人将此屋捐赠给政府,县政府将其辟为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艾思奇纪念馆”。

  离开水锥村,我们到了邻近的和顺大寨。远望去,两座石拱桥似双虹卧波,安静地等在那里,它的名字就叫“双虹桥”。桥畔,座落着和顺图书馆。这可不是普通的图书馆,而是全国最大的农民图书馆,5000余人的和顺乡,仅此一处就藏书7万余册,其中2万多册是古本木刻线装书和本世纪初的出版物,不少都是孤本、善本。1980年,此馆已被确定为国家公共图书馆。

  腾冲素有“书礼名邦”的美誉,自古崇尚文化。许多在国外经商的腾冲人挣钱后,往往投资于教育文化事业。和顺图书馆就是旅缅侨胞为振兴家乡文化, 于1928年集资创办的。据说在腾冲失陷后,日寇曾多次来这里骚扰,和顺图书馆能够得以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和这里留日学生较多有直接关系。一天,一个日军小班长闯入和顺寸家,一抬眼看见了屋主与日本天皇的合影照片,于是赶快撤退。

  村里求知氛围很浓,我们参观时,一楼的报刊阅览室里,竟坐着不少耄耋老者戴着老花镜在认真看书看报呢。谁能看得出来这是在一个偏远乡村,谁又能看得出来这是一群农民呢?

  我们只看了一个村庄,就已经收获了这么多惊喜,生出了这么多感慨。其实,还有许多村庄很值得一看,可惜这次没有机会了。有当地人建议我们回城里再参观几个景点,看时间还早,于是决定进城。

  进城后,我们先是游览了城里的一个公园。刚开始我并未在意,甚至在心里暗暗失望,为什么要在一个普通的城市公园里浪费时间?后来才知道,原来这里有一处腾冲的胜景:叠水飞瀑。叠水河为大盈江支流,流到这里,便借着几级山石,从上面一叠三宕的冲将下来,远望如同一条虎虎生风的白练,落差虽不甚大, 却很有几分声势。其实,比起黄果树瀑布,这简直不能叫瀑布,如许细流而已。但古代的文人墨客围绕这条细流,却写出了许多或精致或豪迈的诗词文章。看着那些镌刻在石碑上的诗词,让人不觉忘记了瀑布,倒是被这些文字抢了风头。起码我是被深深吸引住了,拿起本子抄了不少。在公圆里走走停停,可看处甚多,处处都氤氲着书墨之香。最让人惊讶的是,在一间屋子的门前,居然挂着一幅比昆明大观楼楹联字数还多的对联。由于时间太匆忙,没有抄下来,一直颇觉遗憾。

  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一个城市有了水,便有了灵性。有了这么生动隽永的一条水流,从古到今地流淌着并被人吟哦着,整个城市给人的感觉便立即增添了几分灵秀,与历史的距离仿佛拉近了许多。

  离公园不远处,就是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的故居“叠园”了。叠圆本身并没有很过人之处:一个普普通通的四方院落里,种着几坪青草和几盆花木,迎面是一栋飞檐斗拱的二层小红楼,里面陈列了些李根源先生的生平史料等物品。但来到腾冲,如果不了解一下这位李先生,肯定将会是件憾事。李根源不仅是腾冲的名人,而且也是云南,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名人。他早年曾经参加过同盟会,和蔡锷一起举行过昆明的“重九起义”,讨伐过袁世凯。当过陕西省长,在北洋政府当过航空督办,在国民政府作过农商总长、代总理。最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日寇攻陷腾冲,李根源抱病领兵,到前线协助远征军组织抗战,并发表了《告滇西父老书》,号召家乡父老保家卫国。他是朱德的恩师,艾思齐的宗伯,蒋介石、何应钦称他为“国老”,宋希濂等人称他为老师,郭沫若称他为“天下第一老”。 1965年他病逝后,是由他的学生朱德为他主持的追悼会。楚图南曾经评价李根源:有为有守切实望,亦文亦武胜匹俦。

  带着对这位民国元老的景仰与追思,我们来到了下一个地点:国殇墓园。墓园坐落在凤岭北麓,据说是根据李根源的建议修建的,这里纪念的是为光复腾冲而壮烈牺牲的9000名中国远征军。

  进入园门,松柏森森,顿觉肃穆。沿林荫道行约百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高台,上书“碧血千秋”四个大字,为蒋中正题,李根源写。台上便是忠烈祠。忠烈祠匾悬于下檐,为于右任手书;上檐的匾上写的是“河岳英灵”,仍然是蒋中正题。里面陈列着一些挽联、抗战文献等等。忠烈祠后面有一座圆丘,丘顶有一纪念塔,自塔而下,环山丘插满了一排排墓碑,墓碑很小,上面只写了姓名与职务,据说有3000多个。站在这里,看着这些齐整整排列的墓碑,仿佛听得见枪炮的轰鸣,闻得见硝烟的滋味,整个心灵好似被洗礼了一般。如果不亲自站在那里体会一下,平时是很难找到那种澄净空明的心境的。

  一天时间很快地就在惊喜、兴奋与感慨中度过了,一天的所见、所闻,恍若一梦,有一种非常不真实的感觉,很多次我问自己:这样一个地处西南边陲的小城,难道居然有这么大的文化承载量吗?她还深藏有多少美丽的秘密呢?

来源:zhpenguin的博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关于 云南 腾冲 体验 的新闻

象牙塔里的美丽风景

宁静的林荫道上,偶遇温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风采飞扬的青春,恍若与世隔绝...

遗落在酒店的电影瞬间

酒店是很多电影的重要场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发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为凶杀悬疑电影的重要证据场所...

新贵墨尔本

墨尔本,是个奇妙的地方:一边依偎着蔚蓝的大海,一边枕靠着沧桑的岩石;悬崖峭壁之间可以开辟出世界上最美丽的公路...

与空姐有关的那些事

空姐,很多人认为是一份即轻松又令人羡慕的职业。其实空姐的工作却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时,也必须要保持微笑等等...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