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府学胡同导游 | ![]() |
府学胡同,明朝属教忠坊,称府学胡同,因顺天府学设在此胡同而得名。顺天府学的前身是元代的报恩寺。据载,元末有一和尚在此建寺,建成之后,尚未安置佛像,明军攻人大都,和尚怕刚建好的寺院被明军占用,听说明军保护孔圣人的所在地,惶急之中将一木制孔子像置于庙内,明军果然不再进入。但孔子像已然迁进,不可改为他用。明洪武初年,建国都于南京,大都改为北平府。于是,元代的国子监改为北平府学,报恩寺作为大兴县学。明永乐元年(1403),北平升为顺天府,府学又改为国子监。撤大兴、宛平县学,将大兴县学升为顺天府学。清朝属镶黄旗,胡同名称沿用未变,成为明清两朝北京士子进修、学习、考试的地方。据《顺天府志》记载,顺天府学的西部是学宫和孔庙,东部是文丞相祠,再东为文昌祠。府学的东西两侧建有育贤坊。现存部分殿宇。1984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府学胡同是东城区一条重要街巷,多文物旧迹。顺天府学对面三十六号院相传为明崇祯皇帝田贵妃娘家田府,现被北京市文物局占用。胡同东口有段祺瑞任北洋政府总理时的住所,现为北京市武警九支队驻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