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江南是一幅依山临水的画卷,那么澥浦古镇就是一位古朴幽静的长者。
古镇·印象
澥浦镇因古代的泄洪道澥浦而得名,系古老渔镇,公元809年建望海镇,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据《四明志》记载:澥浦是宁波最早的建制镇之一,属镇北边防重镇。同时也是宁波著名的渔港,唐宋以来渔市繁荣。至明清时期,澥浦集镇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成为古代第一镇。
古镇寻踪·米鱼桥
米鱼桥坐落于澥浦镇余严村。米鱼桥历史悠久,究竟造于何时,无资料可查。据闻此处曾是一条名为樟树的河流,因河的北岸有七棵要数人合抱才能围住的大樟树而得名。
米鱼桥便建于樟树河上,以米鱼桥为界,将樟树河分为里河与外河。北面为里河,南面为外河。河水最终汇入大海,所以每到春秋季节,就会有诸多海鱼顺着汇入大海的淡水逆流而上,囿于澥浦,由于米鱼数量极为繁多,易捕捞,许多澥浦人便以捕米鱼为生。由于米鱼还有养血、止血、润肺健脾和消炎等作用,更加受人喜爱。
旧时的米鱼桥还有一个内河码头,许多开往宁波的航船,商船,都会在此停泊。桥边门庭若市,烟酒百货,水果点心,早餐茶点,一应俱全,好生热闹。夏季的傍晚,人们吃过晚饭,手里摇着一把大蒲扇,兴趣盎然的走到桥上纳凉。艺人也常会来此,为众人助兴,有唱戏、唱走书的,也有唱新文,唱民谣的,热闹非凡,繁荣至极。
在90年代,因兴修改建道路,米鱼桥被毁,樟树外河消失,它便永远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桥虽毁,但情仍在,它会永存于勤劳勇敢的澥浦人心中。
古镇寻踪·月洞门
据了解,以前在凤凰山与息云山之间有个隘口,是古代的泄洪道,建有澥浦闸,即现在的月洞门。
澥浦闸始建于元明之间,西面的香山江水经叫天港和乱涨蓬港,再过永年桥至澥浦闸流入东海。此外,澥浦闸还是外海船只上岸的必经之地。
斑驳的墙面,留下一年又一年的记忆,古镇的神秘是让人捉摸不透的,但它似乎无法继续藏匿,它埋藏了那么久的事,那么多的事,终于再也无法隐遁,它想要倾诉,想给这片天,这片地娓娓道来那些古老而神秘的往事……
古镇寻踪·澥浦都神殿
澥浦都神殿,坐落在凤凰山麓,是明代古建筑。据光绪《镇海县志》载:五都神殿主要是为祭祀五方治瘟之神而得名,这五方之神分别为:张元伯、刘元达、赵公明、钟七秀、史文业,可为城民驱逐五方瘟疫。
五都神殿旧有中军殿、前殿、戏台、看楼、大殿、流芳厅、角亭等建筑。现存戏台、看楼保存完好。戏台坐南朝北,高两层,三面临空,在戏台顶部正中穹隆形的圆形藻井制作上巧夺天工,精湛木雕皆贴金,虽历经数百年,看上去依旧流光溢彩,辉煌夺目。
新阜庙在月洞下北侧,太平庵和雨花庵,在司城墙东西二侧。庙宇建在城墙旁,其目的是请求神灵保护城池、保护百姓。人们祈求四季平安,万事通顺,鱼谷丰登,生意兴隆。
古镇寻踪·澥浦老街
寻觅散落的繁华印记,走在巷子里的石板上,伸手触摸斑驳的墙面,想象着老街曾经的繁华。据资料显示,老街始建于唐朝,现余下的街屋,皆为清代中后期所建,带有明显的清代建筑风格。
街尾的小巷中有个蔡大房,规模宏大,保存完整,使用的屋料相当考究。据查是宁波帮代表人物蔡洪生在沪经商发迹后,于清末在家乡所建,探头进去,重楼叠院。
老街繁荣鼎盛时,号称“小宁波”——老街的繁华,古已有之。1851年,清咸丰年间,澥浦渔港外海捕捞十分发达。当时船队有溜网船、冬网船、钓船、涨网船等400余艘,外海捕捞船只号称300艘。民间谚语有云:“三百号渔船回洋转,二哥还在崇明县。”公元1899年,镇上设澥浦官盐分所。此后,月洞门两侧商号紧挨,店铺林立,南货百杂、渔货行,“五匠八作”,应有尽有,有“小宁波”之称。
古镇寻踪·流光掠影
一座古城,几许应景,一个承载着无数人记忆的载体,在商业化的趋势下,改变了模样,望着古镇见景生情,想象着褪去脚上的鞋,赤脚踏在平静的石板路上,感受这古镇犹如江南女子般的温柔,那又是另一件令人惬意的事,是与看声音跳华尔兹截然不同的感觉。那是什么呢?应该是温柔和安静吧,这里静谧得仿若不存在,然而她的美,却又让人不容忽视。
古镇不同于新城,它总是一年四季弥漫着市井和人文的味道。它总是寄托着人们的乡愁和怀念。一些过去的老旧时光,只有在这样的古镇才能找回。
古镇是百姓生活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变迁的活化石,更是一种带着乡愁的人文情怀。感怀古镇,其实也是感怀易逝的人生。留恋古镇,其实是想把祖祖辈辈的根基和血脉留住。
(文章来源:镇海旅游 图片来源:网友悠然)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