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新疆 偶遇哈萨克族特色婚礼

2014年10月30日11:42  旅游专栏  作者:冰沁于心  

  哈萨克族作为一个古老而特殊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习俗。哈萨克族的婚礼就极其讲究传统习俗。这次去白哈巴,正好赶上了一个朋友的哈萨克朋友结婚,真乃幸事!当然,哈萨克族的婚礼一般不让陌生人参与,除非是有特别的邀请。因此,我们一行人就作为贵宾参与了这次婚礼,也是婚礼上仅有的几个汉人。

  新中国成立前,哈萨克族家庭实行封建家庭制,买卖婚姻较为普遍。穷苦牧民却拿不出彩礼,在一些地区普遍存在着一种“换门亲”婚姻(用自己的女儿为儿子换媳妇,以成全双方儿子的婚事)。但同一部落互不通婚,若要通婚,其血缘关系必须超过七代以上方可。

  由于两个部落之间距离较远,迎亲队伍必须很早就得出发,一是为了赶吉时,而是可以省去很多拦亲讨彩礼的麻烦。迎亲队伍一大早从新娘家出发,差不多得中午以后才能抵达新郎家。图为新郎的家属在焦急地等待迎亲队伍。

  终于,迎亲队伍在喜庆的音乐声中浩浩荡荡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车队抵达院门口时,所有迎亲队伍下车。新娘也在伴娘的搀扶下走出了婚车,但新娘盖着盖头,且一直站在原地不动,并不像新郎家走来,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哈萨克的传统里,新娘嫁人,必须嫁妆先进门,等嫁妆摆放整齐后,新娘才能进屋。

  新娘抵达门口时,新郎的家属会将准备好的糖果、奶疙瘩等食品撒向人群,亲年男女和小孩要去拾有喜气的食品,这种形式叫“恰秀”,意为祝福。新郎家人还要向新娘致以贴脸欢迎之礼。

  新娘头上必须得一直带着这种类似盖头一样的东西,这是定亲之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持特”(三角巾、方巾)或戴“乌克”(毛头鹰羽毛)。

  然后新娘会在伴娘们的陪同之下,在新房里待着,不能出门见人。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家庭条件的不同,伴娘和伴郎的数量也不尽相同,也就有了伴娘团和伴郎团,但伴娘和伴郎的人数肯定是一样的。是的,您没有看错,是伴娘团和伴郎团。据朋友介绍,他之前见过一次婚礼上有40对伴娘伴郎。何其庞大的伴娘团和伴郎团!

  新房的大致布局,装饰显得很喜庆。木屋是哈萨克族传统的住房之一,他们善于利用当地的资源建造各种精巧别致的房屋。木屋的大小不等,有单间、套间和并排多间的。屋顶有“人”字形、倾斜式和平顶的,从屋顶到墙壁全部是用木头建造的,四壁的墙和屋顶都使木头错落有致地相互咬住,使其结实牢靠。

  新娘和伴娘团虽然待在屋里不能出来见人,室外的帐篷搭建、桌椅摆放、蒸煮牛羊肉等准备工作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顶临时毡房里摆放着刚刚煮熟的牛羊肉,由刀工较好的男子将其切成大小不等的块状。

  如此热闹的日子,不光是亲戚朋友们的喜事,也是村子里的喜事。村长、邻居们也会前来捧场,就连小朋友也不会错过来粘粘喜气的机会。

  在哈萨克的习俗里,新郎在婚礼当天同样需要干活,而且是脏活累活,一是证明自己是个勤劳能干的小伙子,也便于在岳父岳母面前展示一下自己。就像下图右侧的男子,你怎么也想不到他就是当天的男主角吧?

  各种准备工作差不多之后,所有人会分屋子坐在一起聊天,直到晚饭时间,各种干果、点心才会端上桌子,大多数是新疆本地产的,诸如葡萄干、馓子、无花果等,还有哈萨克斯坦进口的各种糖。

  客人们边吃着点心、干果,边喝着奶茶、奶酒,边拉着家常,其乐融融。

  新郎家人自己做的黄油

  点心吃完,牛羊肉陆陆续续、大盘大盘地送了上来,由新郎的家人亲自用小刀片好,客人们直接用手拿着吃就行。

  大家一致吃吃喝喝,一直要到23点多,才会在司仪的招呼下,逐渐进入婚礼现场,大家围着圆桌而坐,干果、牛羊肉、奶酒又端了上来,大家边吃边喝便等待新人的出场、婚礼的开始。

  举行结婚典礼时,新娘由伴娘陪同进入父母毡房,举行“拜火”仪式,即由两个妇女将新娘搀扶在火堆前,一个妇女伸出双手在火焰上烤烤,在自己脸上虚擦几下,再伸进新娘的面纱里,在新娘的脸上擦几下。这时。来参加婚礼的女人们都祝颂“新婚幸福”、“让祖先的灵魂保佑新娘”等吉利的贺词。

  主婚人便拿着系有红绸子的马鞭子在新娘面前唱逗歌。歌词大意是:欢迎新娘的到来,祝福夫妻相敬互爱,尊敬老人,勤劳致富。不得不说的是,哈萨克婚礼上主婚人简直是多才多艺,不仅要能说会道,还得能唱会跳。这位主婚人用哈萨克语时而平说,时而高歌,节奏有序、声音高亢。虽然我完全听不懂,却也能感受出字里行间的满满的祝福。

  即使在举行典礼时,新娘也得是一直盖着“盖头”。不过新郎新娘都早已换了服装,新郎西装革履,新娘则穿着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

  紧接着,新娘的婆婆会拿出“恰什吾”(即奶疙瘩、乳饼、糖果、“包儿萨克”等混合在一起的食品),一把一把撒向新娘和来宾的头上,人们欢笑祝福,小孩子们拾捡“恰什吾”。

  然后是伴娘团和伴郎团上前向新娘、新郎表示祝贺,并送上礼物。

  接下来,便是双方父母上前互相赠送改口礼,并相互拥抱。新郎的父亲,作为一家之主,会代表家长们发表讲话,当然,我还是听不懂,我想无外乎是祝福新人、感谢亲朋好友之类的吧。

  在欢笑声中,主婚人又唱起“揭面纱歌”,此时此刻新娘屈右膝向公公、婆婆、哥哥、嫂子等长辈施礼,人们争相观看新娘子的面容。歌中赞美新娘子如何美丽动人,祝福她幸福美满。

  家长讲完话之后,婚礼仪式也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吃饭、喝酒、唱歌、跳舞。在美妙的哈萨克民乐中,大家翩翩起舞,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当然,作为现场仅有的几个汉人,不少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的朋友过来邀请我们跳舞。虽然根本不会他们的舞蹈,但也不好意思拒绝,便在音乐中跟着他们手舞足蹈,那感觉真妙!

  这种吃喝唱跳的活动会一直持续到天亮,然后大家才意犹未尽地散去。

  哈萨克族的婚礼一般要举行三天。第一天,新郎带领伴郎还有各种贺礼前去娶亲,女方会迎接招待他们。接受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贺喜。第二天休息一天,第三天正式娶新娘。在这一天,调皮的伴娘会把新娘藏起来,这时伴郎要骑在马上,与伴娘逗趣对歌,赢了方能进门接新娘。有时,其中的伴郎会乘其不备,从马背上跃进毡房,并从众伴娘围攻下夺门而出,如果跑不出来,就会招来嘲讽,没脸见人,还要向伴娘送礼。

文章关键词: 新娘 婚礼 哈萨克族 伴娘 新疆 特色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