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米湖摆手堂
我去过()我想去()

  土家族最古老的舞堂——舍米湖摆手堂位于来凤县百福司镇河东乡土家山寨的舍米湖摆手堂,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堂。摆手堂是土家族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的集会场所。来凤县现存摆手堂3处,最大最完整的是舍米湖摆手堂。此堂占地500余平方米,呈长方形,周围石墙环护,大门形似牌坊状。在大门与神堂之间,有一条石铺甬道,道旁有高大..

舍米湖摆手堂导游

  来凤舍米湖村地处湘鄂渝三省交界的群山中,全村170户600多人都是土家族人,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姓彭。据衬里老人讲,他们都是唐朝末年迁居此地的彭姓先祖彭相龙的后代。村里人世代事农,民风淳朴,不沾赌、不沾毒,唯好摆手舞。

  村西南有一摆手堂,据堂前石碑文字介绍,该堂曾于清同治二年进行过第二次修复,仅此依据,该堂也称得上我国现存最早的摆手堂之一了。上千年的古寨,几百年的古堂,为渝东、湘西、鄂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发祥地,因而被誉为“摆手之乡”、“神州第—摆手堂”。

  摆手堂,土家族用于祭祀祖先和跳摆手舞的“廊场”。土家族摆手舞的流传地域十分宽广,《永顺府志》、《永顺县志》、《龙山县志》、《来凤县志》等清代志书中,对摆手堂均有详细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前,甚至更早一些时间,湘西永顺、龙山、恩施来凤、宣恩等县,凡有土家族聚居的中心村寨,均建有摆手堂或土王庙,即摆手堂。每到春节过后,土家群众不分男女老幼,身穿节日盛装,聚集摆手堂前,在梯玛或掌坛师的引导下,“男女相携,翩跹进退”,跳起缠绵的摆手舞,唱起欢快的摆手歌,表演各种艺术节目。也有少数地方在三月或五月举行,故又称“三月堂”或“五月堂”。有个别地方还在农历二月社日举行,称为“社巴巴”。

  舍米湖摆手堂,位于村南的山坡上,占地500余平方米,呈长方形,周围圈以院墙,系用山石砌筑。大门位于院墙前方正中,略呈牌坊状,两立柱和横楣皆为长柱形条石,在立柱与横楣接榫处,左右各镶半月形石牙一块,大门与神堂之间是一条石铺甬道,位于院落的中线上,道旁夹植高大古柏五株,既增添幽静气氛,又便于跳摆手舞悬挂红灯。神堂的墙壁也是石块砌成,上覆“人”字披的黑瓦,无雕梁画栋和斗檐飞拱,显得简单厚重,朴实无华,与一般佛寺道观全然不同。有神堂三间,供奉土家先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塑像。

  每年新春佳节,舍米湖寨内热闹非凡,人们披红戴绿,男女老少齐到摆手堂,场内松树上张灯结彩,群众围绕松树跳舞,鸣锣击鼓,通宵达旦。清咸丰年间陈秉钧在《题土王词》一诗中形容:“五代兵残铜柱冷,百蛮风古洞民多,而今野庙年年赛,里巷犹传摆子歌。”同治年间彭施锋著诗云:“福石(百福司)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迭,一片缠绵摆子歌”,更证明摆手歌舞在该地相当盛行。

  近几年来,来凤县大打土家民俗旅游牌,启动了舍米湖民俗村的建设,目前已完成摆手堂的修复以及通往摆手堂下近千米石板道的铺设,通往舍米湖的公路黑色化及寨门建设项目也正在进行;一支专业摆手舞队伍正由此堂走出,活跃在鄂、湘、渝三省边区。

舍米湖摆手堂评论
更多
还没有评论呢!你可以做第一个评论的人哦
我要留言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无需注册)
如果您还不是新浪会员,欢迎注册

周边景点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