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保国寺大殿
我去过()我想去()

  北宋佛教建筑。在浙江省宁波市西郊灵山保国寺内。保国寺旧名灵山寺,唐僖宗广明元年(880)改今名。大殿位于寺内中轴线上偏北处,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所建,是浙江地区现存最古木建筑。20世纪50年代发现,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波保国寺大殿导游

  殿面阔3间,长11.91米,进深3间,宽13.35米,单檐歇山屋顶。清代在四周加一圈下檐,形成重檐。其内柱高于檐柱,前后檐柱上的梁后尾插入内柱柱身,近于宋式厅堂型构架,但柱上重迭多层柱头枋,前部装平藻井,又具有宋式殿堂型构架的特点。这是北宋和辽时特有的构架形式。

  殿之柱头铺作为“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单偷心造”,下昂昂身长达两椽跨,抵在内柱华之下,中间承下平,作用如斜梁。前后檐明间及山面南、中两间用两朵补间铺作,余间用一朵,昂身只长一椽跨,托在下平下。殿前檐及山面南侧一间的阑额为月梁形,其余各间用上下两层阑额,中加蜀柱。柱子由四条拼合而成,作八瓣瓜棱状,宋代称为“八觚”或“八混”。柱头栌斗也随柱身做八瓣,补间铺作栌斗为矩形,四角刻入作海棠瓣。这些特点有的与宋《营造法式》所载相一致,有的属唐、五代遗制。前檐阑额下的雀替和殿内的小藻井都是现存最古的木制实物。

  大殿原状是沿进深方向最南一间为敞廊,三面敞开,殿门设在前内柱处,其北才是殿内,敞廊装平藻井,殿内反而是梁架暴露在外的“彻上露明造”。这种布置方式又见于福州华林寺大殿,可能是当时南方佛殿的特点。殿内石佛坛上有北宋崇宁元年(1102)纪年铭,但佛像已毁。

宁波保国寺大殿评论
更多
还没有评论呢!你可以做第一个评论的人哦
我要留言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无需注册)
如果您还不是新浪会员,欢迎注册

周边景点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