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音乐是一种民间音乐,主要流行于潮汕地区,在福建南部、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各国潮人聚居的地区也很流行。潮州音乐原来是民间自娱自乐的艺术,但现在也已搬上了舞台,在正式舞台演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了。
潮州音乐主要特点是古朴典雅、优美抒情。它的主要乐器是二弦、二胡、扬琴以及锣鼓等打击乐器。潮州音乐保留了很多南音古韵,日益为世界所关注。
潮州音乐品类繁多,如按器乐组合来分,可分为锣鼓乐、 弦丝乐、笛套乐、细乐和庙堂音乐五大类。锣鼓乐又有潮州大 锣鼓、小锣鼓、苏锣鼓、花灯锣鼓和鼓伴音乐之分。现在经常 演奏而广泛流传的《画眉跳
架》、《粉蝶采花》等就是潮州小锣鼓的优秀作品。弦丝乐又叫弦诗乐,是一种由几个人组合演奏的音乐。这种音乐曲调轻快而抒情,旋律和谐悦耳,具有南派音乐的韵味,是潮汕农村最流行最普及的乐种。而笛套音乐可分笛套锣鼓和笛套音乐类,它是属于宫廷音乐的一种,风格庄重古朴。潮州细乐则是潮州弦丝乐的变种,是以三弦、琵琶、古筝为主要乐器组合演奏的乐种,清新细腻,极具抒情韵味。庙堂音乐则是一种从事佛事活动时演奏的曲子,悠扬典雅,现在各庙堂演奏的就是这种乐曲。所以潮州音乐是一种宠大而完整的音乐体系。
潮州音乐历史悠久,曲目丰富。它形成于唐宋,发展于明清,最初是中原音乐和土著音乐融合的民间音乐,但自宋元以来南戏传人潮州后,戏曲音乐与民间音乐互为影响,于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音乐派系。至清末,已成为独立而完整的音乐体系;潮州音乐的曲目十分丰富,虽然五大类各有自己的名曲,但最著名的是称为"潮乐十大套"的曲目。它是潮州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品,这十大套的名称是《昭君怨》、《寒鸦戏水》、《小桃红》、《平沙落雁》、《凤求凰》、《月儿高》、《玉连环》、《黄鹂词》、《大八板》、《锦上添花》。这十大套,多数是古谱,结构严谨,段落分明,旋律古朴优美,完整地保留了古典的韵味。
新中国成立后,潮州音乐经过整理、改编和创新,曲目更加丰富,演奏水平也不断提高,受到各界普遍好评。早在1957年,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出的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就获得了金质奖章。各国电台也纷纷选播潮州音乐。潮州音乐在世界也很受珍视。据说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赵玉斋到瑞典访问,国王接见时拿出他珍藏的唱片来播放,说是周恩来总理赠送的,赵玉斋一听,原来是潮州音乐片:赵玉斋非常激动,没有想到潮州音乐在国外受到这么高的评价。潮州音乐保存有古代的一些特殊调式,如活五调等,很受重视,专家学者纷纷到潮汕来采风。
这说明:愈有地方性的东西就愈有全国性,愈有民族性的东西就愈有世界性。潮州音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更加发扬光大,在世界的乐坛上一定会更加受到注目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