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站 物产多丰盛
称心如意
丰盛镇的王秤杆全名王泽喜,1976年王泽喜的姐夫陈锡兵因为文化大革命期间派别纠纷,带着秤杆制作工具及全部家当从木洞到丰盛占避。当时秤杆制作属于特种行业,需要到计量局参考衡器考试通过后方能获得许可证,加上都是传内不传外的家族内部教授,可以说是一门非常吃香的工作。姐夫陈锡兵感谢王泽喜对他的收留照顾,将这门手艺破例传给了他。出师后,他开始在丰盛经营秤杆店,至今已有快40年的历史了。
王泽喜销售的传统秤杆从250克到200斤等规格的均有,小刻度秤杆一般为金属杆身,大刻度秤杆则都是木制,黑漆杆身,头部和尾部包金属皮,上面有秤星刻度标志。手工的传统秤杆制作工艺复杂,耗时长,因此产量小,成本也相对高。虽然现在各种新式秤从价格和精确度上已经明显优于手工秤杆,但是这种手艺却是研究中国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手工工艺水平、传统度量方式标准和商贸活动历史的重要标本,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丰盛竹编
竹编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古老而悠久,正所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家住丰盛场镇的陈海林老人就是个典型例子。“现在政策好,谁还缺吃缺穿的,编竹编也就是老了没事做,挣点零花钱。”陈海林说起年轻的时候在场镇上看人编竹子,觉得有趣又是门手艺,多看了两天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到现在都编了快30年的竹子了。
虽然老人现在已经77岁了,可不论箢篼、扫把,还是簸箕、筲箕等仍能编得又好又牢实。竹编扫把一天能编15个左右,每逢赶场天,陈海林就和老伴杨发书到集市上去卖,卖出10个不是问题。
紫云响石
在丰盛镇东山紫云寺附近埋藏着会唱歌的石头,其大小不同,小者如蚕豆、核桃,大者如柚橙;其形态各异,圆形、长条形及各种不规则形状。据清乾隆《巴县志》记载:“响石中含红子,摇之,声如玉沙,可医治目疾”。古代官吏富豪更以紫云响石作为收藏精品。紫云响石是奇石中的珍品,有“千金易得,一石难求”之誉。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走进科学》栏目曾对紫云响石作过专题报道。
紫云响石多产于丰盛镇东山西坡,因最初被紫云寺的和尚发现而得名。最大的响石直径达半米多,重达10公斤,最小的形如鸽蛋。石腹中空,有固体小石子或是液体物质在内,用手摇晃即有响声。含液体的响石民间称“水响石”,量极少;含石子的,称“石响石”,以前仅在内蒙古、新疆等地有零星发现,而丰盛镇却是大量出产,蕴藏量相当丰富。至于丰盛响石的成因,至今也是一个谜团,无人能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