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叶,外来的戈阳腔与福州民间小戏融合形成“江湖戏”,它们与用方言演唱“洋歌”、“小调”的“平讲戏”,均盛行于福州。光绪年间,“儒林戏”、“江湖戏”、“平讲戏”互相吸收,形成福州地方戏。辛亥革命前后,闽剧又吸收了徽剧、京剧、昆曲等艺术,出现了“儒林”、“平讲”、“唠唠”的汇合衍化,成为今天闽剧的基本模式。直到1924年,郑振铎出版《紫玉钗》、《墦间祭》,才用“闽剧”取代“儒林班”之称。闽剧流行于闽中、闽北、闽东及台湾、东南亚各地,行当从“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发展到“生、旦、净,未、丑”;化装从不勾脸到勾画脸谱;表演上唱、念、做、打4功俱全,同时讲求手、眼、身、法、步;主要唱腔有四大调:逗腔、洋歌、江湖和小调;演奏特色乐器有笛子、头管、唢呐、椰胡等。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旧赛乐、新赛乐、赛寄乐、善传奇、赛天然、庆乐然等班社。20世纪20~40年代,闽剧舞台出现了机关布景。还出现了一批有成就的艺术家,如早期闽剧“四大名旦”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秋藩和闽剧武行一代宗师陈春轩。在这时期,闽剧班社多次赴台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地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原有闽剧班社基础上成立了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和福州市三赛乐闽剧团、善传奇闽剧团、四赛乐闽剧团、赛天然闽剧团、复兴闽剧社、闽协剧团。 1958年成立福州闽剧院。林芝芳为首任院长,将7个民间社团合并组成为闽剧院一、二、三、四团。主要剧目闽剧传统剧目丰富,题材广泛,共有1500多本。
40年来,闽剧队伍不断壮大,闽剧舞台不断创新,除了省、市及5区7县均建有闽剧团外,民间职业剧团也活跃于城乡,涌现了一批优秀编导人员,在福州、闽侯、闽清等地创办了闽剧艺术班、校,培养了一批闽剧新秀,在音乐舞美二度创作上,刻意求新,如《丹青魂》的晃动绳幕,1992年获第三届“文华舞美奖”,并送往布拉格参加国际舞台美术展览。80年代后,福州闽剧院一团应邀赴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演出;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福州闽剧院红旗剧团小分队赴香港演出,福清市闽剧团赴新加坡演出。
宁静的林荫道上,偶遇温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风采飞扬的青春,恍若与世隔绝... |
酒店是很多电影的重要场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发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为凶杀悬疑电影的重要证据场所... |
|||
墨尔本,是个奇妙的地方:一边依偎着蔚蓝的大海,一边枕靠着沧桑的岩石;悬崖峭壁之间可以开辟出世界上最美丽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认为是一份即轻松又令人羡慕的职业。其实空姐的工作却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时,也必须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