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企图在圣诞节当天炸美国客机,虽然阴谋未遂,但足以说明航空系统需时刻防备顽固的极端分子,以免极端分子们混过航空系统在安全上的层层把关,造成致命伤害。
航空业是武装分子非常容易盯上的一个袭击目标,因此安全行业必须不断进行创新,保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而即便如此,飞机仍像其他交通方式一样,很难百分之百地保护乘客安全。
伦敦Janusian Security的Henry Wilkinson称,“这是一场竞赛”,指出武装分子挖空心思探寻航空安全系统的薄弱环节,并加以利用。
“因为此次最新事故,航空系统在安全上做出针对性的改善,但很可能恐怖分子会想出规避的方法。”
美国官员称,在圣诞节的美国炸机未遂案中,一名尼日利亚男子因企图在一架即将飞抵底特律的客机上引爆炸弹装置于周六被拘。据信该嫌犯与基地组织有关联。
该男子被严重烧伤,乘坐同一班机的乘客和乘务员将其制服,两名乘客受轻伤,所有乘客已安全下飞机。
危险品
安全专家称,虽然近年来航空安保有所改善,但并没有广泛配置一种能够防范爆炸者将爆炸物藏匿在体内或捆在身体上的技术。
荷兰反恐机构NCTB发表声明称,该男子在Schiphol机场进行了安检,但补充表示不能排除危险品被带上飞机的可能性,“特别是那些用金属探测器等现有安全设备难以发现的物品”。
安全专家说,了解该男子如何将爆炸装置带上飞机以及负责监控危险个人的反恐官员对其了解多少非常重要。
“这起事件是某些团体或个人想要极力继续探寻航空业漏洞的例子,”Jane‘s Aviation的Chris Yates说。
Yates等专家指出,如果乘客在登机前的安检过程中未触动警报,那么他们被安保人员进行人工搜身检查的机会将减少。
“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但这起事件看似非常令人担忧:按道理不应该有人能把危险品带上飞机的,”Yates说。
航班易成攻击目标
如果该航班的目的地是美国,袭击若成功肯定伤害的是美国人,这是基地组织等反西方武装分子的最高行动目标。
安全分析人士Paul Beaver称,这起事件表明航班仍是一个带有西方特征的标志性目标,因商业航空源起于西方。
“相比之下,很少有船只遭到袭击。袭击船只很难达到同样的宣传效果,”Beaver说。
来源: 路透中文网 记者William Maclean
宁静的林荫道上,偶遇温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风采飞扬的青春,恍若与世隔绝... |
酒店是很多电影的重要场景,通常男女主角在里面发生最浪漫的故事,或者成为凶杀悬疑电影的重要证据场所... |
|||
墨尔本,是个奇妙的地方:一边依偎着蔚蓝的大海,一边枕靠着沧桑的岩石;悬崖峭壁之间可以开辟出世界上最美丽的公路... |
空姐,很多人认为是一份即轻松又令人羡慕的职业。其实空姐的工作却是非常辛苦的。例如,遇到挑剔的乘客时,也必须要保持微笑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