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寺,又叫郑王庙(Wat Arun),泰国王家寺庙之一。此庙在大城王朝时是一座古寺,称为“玛喀寺”。据说,当年郑王驱逐缅军後,顺湄南河而下,经过此寺前,正好是黎明时刻,遂下令上岸到寺里面礼拜。后郑王登上王位,下令重修此寺并改名为“黎明寺”。此庙被称为“黎明寺”的另一个说法是由于其庙内最高的塔尖直插云霄,高79米,人们便觉得它是每日首先接触阳光的地方,故给予“黎明寺”之名。
郑王庙内这座高达79米的“拍攀”大佛塔,始建於1842年,属於大乘舍利塔式,尖塔的外面装饰以复杂的雕刻,并镶嵌了各种彩色陶瓷片、玻璃和贝壳等,是泰国规模最大的一座大乘塔,周围尚有四座与之呼应的陪塔,形成一组庞大、美丽的塔群,其规模在曼谷仅次于大皇宫和玉佛寺,有“泰国埃菲尔铁塔”之美称,令人叹为观止。
当我坐船过河时,就看见对面已是乌云密布。天啊,这才刚刚下完雨啊,怎么又要下了。果不其然,就在我正式踏上黎明寺这快热土时,大雨再一次无情的倾泻下来。我也再一次被泰国这种想下就下的天气搞的哭笑不得。于是,我躲进一寺庙的屋檐下,望着外面滴滴答答的雨和近在眼前的黎明寺。心想,再过几个小时就要离开泰国了,不想给自己留下什么遗憾。于是,冒雨前行。在庙里塔的四周,我找到了个避雨的地方,抬头,是高高在上的巴壤塔,左右是寂静的小塔,安静地只能听到雨声,我顿时发现自己是这周围的唯一的生命。雨停,登至塔顶,湄南河对岸,黄昏下的曼谷显得格外的迷人,那高耸着的钢精水泥铸造的高楼大厦,那长长的塔尖的星罗密布,还有滚滚的湄南河水。这一切的一切,就像是一副美丽的画卷,而我,最想做的就是马上离开这美丽的画卷,不愿侵犯她的神圣与安宁。
寺内有五座一模一样的佛塔,一大四小。大塔为79米高的婆罗门式尖塔——巴壤塔,建于1809年,有“泰国埃菲尔铁塔”之美称。据说里面有精美的壁画拉玛二世的骨灰,可惜不让游人入内。你说在一个明明是供游人欣赏的景点,便便有“禁止游客入内”几个大字,真是大刹风景啊。
这里积聚了大大小小的瓷器,或完整的,或残缺的,这种做法在曼谷的一段时期被广泛地采用。据说都是从中国运过来的,当年中国的船只靠进曼谷港时,把碎瓷器当沙袋用,怪不得中国会叫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