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体验在路上的感觉
遇到一个美国人
醒来的时候天已大亮,自己还在床上,没有被搬移到不知名的地方,房间里也没有任何异状,唯一不同的是四肢上多了很多红色的斑点———当然,窗子大开,窗帘又没了,还不出来饱餐一顿的蚊子就是笨蛋。
打好包搬到楼下,出门找一个好一点的旅馆。昨天就想住LP上推荐的Joe Guesthouse,但是司机说这两天湄公河涨水,那间旅馆就在河边,他的车过不去。按照LP上的地图找到河边,真的,水好大,很多临河的店面都堆上了挡水的沙包。
Joe Guesthouse的房间简简单单,但是很干净。这个季节人少,我很容易就挑了一个带临街窗的房间,而且只要6.5美元。LP上说这里最适合女性单身旅行者,看了一眼门口出租的自行车,果然都是淑女款的,当下就租好了一辆,借了张地图,一路往早市去。路上经过邮局,想寄张明信片回去,邮局竟然没有卖的,以至于后来我也忘了这回事。
老挝:体验在路上的感觉
早市一边是卖家用电器的,一边是卖银器布料的。由于当时还不是很清楚这些东西的价格,就小买了一点。后来发现这些东西在万象买是最便宜的,到琅勃拉邦反而贵了,早市其实就有点像广州的海珠批发市场。旁边新开的Shopping Mall,东西其实和老市场差不多,但是因为铺租比较贵,所以不大能讲下价来。
不知道吃什么好,想着今晚还是不要在街上乱晃了,于是买了瓶酸奶早早回到旅馆。洗洗睡下,突然发现床头正对着面有镜子的衣柜,心里觉得很不吉利,爬起来哗啦一下把窗帘扯了下来,把柜子整个蒙住,这才放心躺下。睡前胡思乱想了一阵,想起一个月前自己就曾经担心过盂兰节在哪里过,是不是一个人,可是怎么也没想到会是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情状。自己笑了一笑,沉沉睡去。
从早市回来,回到前一晚住的旅馆去取我的行李。接待处有个外国人正在费力地和不会说英语的小前台沟通,看见我他好像松了口气,问我在这里住一晚是多少钱以及我是从哪里来的。一听说我是中国人,他居然挤出两句中文来,吓了我一跳。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个在香港教小学生英文的美国人。如此一来,我们很容易就搭成了伴儿。他说他叫马克,在中国的属相中是猴,自己很为此得意,是半个中国通。
老挝:体验在路上的感觉
有了伴,去景点就比较好玩一点。那天下午,我们骑自行车去了万象最著名的塔峦寺和凯旋门,一路上,我教他中文,他教我英文,马克很反对景点中收大门票和小门票的规矩,他说这是他的“pet peeve”(生活习惯上的小毛病)。
晚上,我的思乡病犯了,除了川菜不想吃任何东西。于是就拉着马克去我之前看到的一家四川酒楼,原以为味道会像从前听说的那些在外国的中国菜一样糟糕,没想到还不错,马克也吃得津津有味。饭后我们还去了背包客们最爱的khop chai deu餐厅喝了杯lao啤酒。我告诉马克,我已经买了第二天去万荣的车票,我问他怎么计划,他带着美国人一贯的无所谓态度耸耸肩:“还没决定,可能在万象多呆一天。”
老挝:体验在路上的感觉
像阳朔又不像阳朔
在Joe Guesthouse那一晚睡得很舒服,窗子虽然开着,但是有纱窗,没有再受蚊子的骚扰。
一早马克来找我吃早饭,并且告诉我:“Dorothy,我决定今天也去万荣了。”但到了车站才发现,我们买的不是同一家公司的车票。不过后来在万荣我们还是惊奇地相遇了,但那是另外一个故事。
同车的人里有好几个都是前一晚住在Joe Guest-house的。其中一个———我现在已经忘了他的名字———看着我说:“你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中国背包客。”他甚至没加上“女性”这个前缀。我笑着:“是吗?你以后会遇到更多的。”我心下暗想,你老兄恐怕是出来的少,现在大把国内的背包客在周游世界啦。
万荣是一个不被国内背包客看好的地方,因为大多数人会觉得这里太像阳朔了。但我个人觉得,山水的确是有重复的地方,但人不一样,吃的东西不一样,所以还是能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情。就好像到万荣的第一天晚上,我看见白天玩水玩累了的那些外国人,都躺在万荣的电影院(其实白天是餐厅,有几台电视机,没有桌椅,都是用的木床,床上放一个小桌子)里,看不知道多少年的《老友记》的时候,我就觉得这里和阳朔还是很不一样的。LP里也提到了这一著名的消遣方式,看书的时候我还不明白为什么偏偏是《老友记》。去到才发现所有这样的电影院里真的全都是在放《老友记》,看的人(有可能他们都已经看过很多遍了)还都全神贯注,时不时发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