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博物馆导游 |
据考古发现,远古时代的人类祖先在桂林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早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桂林就有了“宝积岩人”的踪迹。
甑皮岩遗址表明,约在9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桂林的先民就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穴居生活。
汉墓、南朝墓出土的陶器、铜器、铁器、石制品、滑石制品、银、水晶、玻璃装饰品等,表明了当时桂林文化发展的水平。
西山、伏波山、叠彩山、七星岩、龙隐洞等处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摩崖造像和题记,反映了唐代桂林佛教文化相当昌盛。唐代著名和尚鉴真第5次东渡日本失败后,曾在桂林居住一年,期间行医施药、布经传法。释怀信等高僧也曾到过桂林。
相思运河筑于唐长寿元年,也就是公元692年。源头从临桂县会仙乡东北4公里处的狮子岩西面流出,转向东南流入官塘,相思埭运河工程即从塘南面筑一座分水闸,将水一分为二引入东西渠内,东西二渠各长7.5公里,这条运河的开凿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研究我国水利史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位于中山北路西侧鹦鹉山石壁上,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的静江府城池图,是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图高3.2米,宽3米,因此又是世界上篇幅最大的古代石刻地图。图中使用了36种抽象符号来表示地形地物,为现代符号化地图的发展开启了先河。
宋元时期扩建府学,开办书院、县学、义学,创设贡院,留下了《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等一批珍贵的典籍。宋代石刻近500件,有诗文、曲赋、题名、书札、格言、题榜、佛经、规约、告示以及图画雕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领域。
绍圣三年即公元1096年,王叔和《脉经》开雕,为桂林图书印刷出版的先河。
明清时期,桂林是岭南的文化中心,学风更盛。书院学校增多,明代考生号舍达1500多间,清道光年间达5011间。临桂县在明代考取进士的有52人,在清代有188人;清代临桂考取状元的有陈继昌、龙启瑞、张建勋、刘福姚等4人,桂林因此有“状元城”之称。
陈宏谋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是17世纪研究儒学经世致用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岭表儒宗”,著述甚丰,主要有《五种遗规》行世。
明代著名诗人有包裕、张腾霄和张文熙父子以及张鸣凤等人。清代桂林诗人、学者数以百计,朱依真为“粤西诗人之冠”,在清代文坛有一定地位,“杉湖十子”也有一定的影响。王鹏运、况周颐为清末四大词人中的两位,共创“临桂祠派”。
清代桂林画坛名家辈出,有史可查的画家不下百名。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的一代宗师。周位庚为广西山水画家之冠。李熙垣、李秉绶、罗存理在广西画坛占有重要地位。
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成为中国著名的抗战文化中心。当时在桂林从事文化活动与创作的文化人有1000多人,全国知名的一百多人,他们中有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艾青、柳亚子、田汉、欧阳予倩、徐悲鸿等。抗战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桂林的出版社、书店有220家,出版报纸、杂志260多种,各类图书2000多种,抗战书籍印数占全国出版总量的80%。持续3个多月的“西南剧展”等大型文化活动,是桂林文化史上壮丽辉煌的一页,因此而成为闻名遐迩的“文化城”。
少数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厅陈列的民族民俗文物,及适当复原的木阁楼、民族喜庆节日场景模型等,反映了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和民族习俗,展示了广西土著民族文化魅力。
桂林博物馆馆藏靖江王陵区出土的各类明代梅瓶300余件,其中60余件为陶梅瓶,250余件为以青花为主的瓷梅瓶,分6个时期,13类器型,12种釉色,31种纹样,其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世所罕见,倍受瞩目,被誉为“国之瑰宝”、“ 梅瓶之乡”,在我国陶瓷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桂林这座悠悠历史文化名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留下了桂林的昨天,历史还将展示桂林美好的明天。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