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长城第一墩导游 | ![]() |
墩台所处之地位祁连山麓冲击扇,冲击扇砂石层厚度达数百米。其性干则坚硬,遇水则松散。由于祁连山雪水和雨洪常年冲刷,冲积扇上切下一深深的河谷,讨赖河因此而形成。由于河水常年冲刷,墩下河岸逐渐坍塌。又因讨赖河水险莫测,遇山洪时,河水猛涨,每秒最大流量曾达500立方米;而平常最小流量每秒仅有1.9立方米;年平均流量为每秒19立方米。所以墩台的保护与河水的流量大小有直接的关系。
为保护这一著名长城遗迹,一九九八年至一九九九年,我市文物部门在墩台下河谷中轴线北侧筑一拦水坝,坝高1米,坝底宽5米,坝顶宽2米,坝长296米。此坝曾发挥过一定作用,阻挡了小流量的河水,减轻了河水对墩台下河岸底部的冲刷。但遇大水,则无济于事。所以墩台东南角已坠下河谷,所余部分也岌岌可危。2002年12月,嘉峪关一带发生5.6级地震,墩台西侧河岸又开始裂缝。因此,墩台的保护,迫在眉睫。需紧靠墩台河岸建造一与河岸等高、长500—700米的阶梯式月牙形护坡,方可彻底解决墩台的坍塌问题。还可在墩台西面300米处建造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天生桥”,引水至桥上,形成桥瀑奇观或水帘,以方便游客跨越河谷观瞻著名的万里长城第一墩。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