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贝加尔湖的都知道,这两块造型不规则的巨石苍劲突兀,犬牙交错,由于延伸到湖中,成为了贝加尔湖的形象代表。
几经易手的疆域
从伊尔库茨克到贝加尔湖最大的岛要先沿着湖的西岸开车3个多小时,来到一个渡口,冬季湖面结冰,但是此处人类活动频繁,冰层不厚,而且不均匀,既不能开船,也不敢开车,需要坐气垫船通过。
奥利洪岛是贝加尔湖22个岛中最大的,岛上大部为花岗岩和片麻,一半是原始森林,一半是草原,还有一小部分的沙漠,是湖中唯一有人居住的岛。哈伯伊角是位于奥尔洪岛的最北面的一座壮观的岩石,在布里亚特语中意为:犬齿、磨齿。
亿万年前,地球发生了大的膨裂,海水从大陆上逐步退出,一部分海水流入地壳的裂缝,一些海洋生物就留在了大陆上低洼地区的贝加尔湖里。原先的贝加尔湖是咸的,但由于大量的雨水、河水不断流入,湖水逐渐变淡。一些在海洋咸水中生存的海洋生物,逐渐适应了贝加尔湖中的淡水环境,延续了下来,比如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鲨鱼、龙虾、海绵、海螺等海洋动物。
贝加尔湖以东的滨海地区,古代最早的居民称“肃慎”,是中国满族的祖先。史书记载,公元前3世纪左右,中国历史上的丁令族已散居在贝加尔湖一带,古称北海,阿巴干城和乌兰乌德城附近发现有中国汉代的宫殿建筑和城市遗址,出土的瓦当有“天子千秋、常乐未央”的字样。汉朝时期匈奴成为汉王朝的属部,其统治下的包括贝加尔湖地区在内的北方领土是汉王朝的属地。
唐王朝正式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设置了行政机构,之后,贝加尔湖以东直抵滨海地区,也都在辽朝金朝的管辖范围内。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后,在大漠以北的蒙古高原和贝加尔湖地区设立“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和官牧场,成为蒙古共同文化圈的一部分,现在生活在这里的布里亚特人就是古代厄鲁特蒙古人的近支,布里亚特人最初游牧于外贝加尔的森林和草原地区,以畜牧与狩猎为生。
十七世纪,沙俄开始了大规模征服西伯利亚地区的行动,与当地的布里亚特人展开了一场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最终,俄国人接管了这片土地。一部分布里亚特人南移入喀尔喀领地,一部分转投在黑龙江以西、刚刚打败俄军的大清帝国。这些人被清政府安置在呼伦贝尔地区,编入八旗。《尼布楚条约》后,清朝将这块地区割让给了沙皇俄国。
布里亚特人原信萨满教,后来一部分改信喇嘛教,俄罗斯人占领之后,他们名义上信仰东正教,实际上仍保留萨满教的传统。现布里亚特人总人口约40多万,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及周边区域,一小部分生活在蒙古国和中国北方的一些地方。
布里亚特人的圣石
“贝加尔湖”源出蒙古语,因湖中盛产多种鱼类,是由“saii”(富饶的)加“kyji”(湖泊)转化而来, 意为“富饶的湖泊”。
胡日尔村是奥利洪岛上最大的村庄,大约有1500人左右,主要是布里亚特人,全部是木头搭建的木楞房,一般来旅行的背包客都会选择住在这里。大概是为了保持生态,岛上都没有修柏油马路,宽敞的土路上几乎不见行人,偶尔经过的昨日坐过的俄罗斯军用面包车,卷起一阵雪尘,随后从巷尾会有三两土狗跟上几步冲车狂吠几声,然后懒洋洋地又趴下享受阳光去了。
尽管已被大雪覆盖,但是看得出来,村子在草原和森林的环抱中,几步就可以到达湖岸边的萨满石,据说贝加尔湖东岸的布里亚特人以移居该岛为荣耀。
萨满教起于原始渔猎时代,理论根基是万物有灵论,流传于中国东北到西北边疆地区操阿尔泰语、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突厥语族的许多民族中,甚至在佛教或伊斯兰教成为主流信仰的我国北方一些民族当中,仍可明显见到萨满教的遗留。通古斯语称巫师为萨满,被认为有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能力。
早年随着藏传佛教的影响力在蒙古地区的日益加深,蒙古族上层完全接受了佛教的理念。但是,在东北部的蒙古地区,萨满教在与佛教进行的或明或暗的斗争中,逐渐转入民间,并以民间风俗的形式保存了下来。
萨满教拜火、拜山、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这在贝加尔湖地区尤其自然。山曾是布里亚特人氏族部落祖先的居所或起源地,并主宰各类禽兽。他们在湖畔设立十多根萨满图腾柱,绕上经幡,当做古老的祭坛,每逢大小祭日,都会来到这里杀牲祭祀。
而延伸到湖中的两块石头,被布里亚特人崇拜为圣石,冰封的大地中,萨满石为奥利洪岛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和布里亚特人苍茫的历史。
冬季贝加尔湖小贴士:
冬季贝加尔湖一般在零下20度左右,寒流来时可达零下40度,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手脚和面部,不能长时间裸露。拍摄用的相机、手机电池很容易耗尽,尤其是手机,暴露在外一会就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