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能力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率先复苏,做全球资本在金融海啸的避风港。”正在召开的两会现场,一位上海市政协委员提出了这一鼓舞人心的观点。这位委员认为,休闲旅游产业是最容易在经济萧条时期迎难而上的行业,而且能迅速带动交通、购物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无独有偶,上海市政协委员、市旅游局局长道书明也在他的提案中提出了“鼓励旅游,扩大内需”的建议。他说,当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央决定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抵御金融风暴的冲击,提高假日旅游消费也是拉动内需的有效途径之一。
历史经验证明,全球每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带动经济回暖的都是旅游、休闲、培训、教育等服务产业,因为这些产业可以帮助人们迅速找回信心。1930年代美国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最先复苏的不是制造业,而是旅游、休闲等服务业,本世纪初美国网络新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也是服务业连续11个月的增长,把整个经济带向回升。
我们期待2009年上海经济的复苏,而旅游业绝对是其中不可忽视的“拉动力”。
一业兴,百业旺
旅游消费是恢复能力强的消费,是关联作用大的消费。据统计,旅游业关联我国国民经济的109个产业、行业和39个部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旅游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些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都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专家认为,旅游业“一业兴、百业旺”,对当前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具有独特的作用。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南亚旅游业造成重大打击。但是东南亚各国把振兴旅游业作为刺激经济恢复的重要手段,纷纷采取了应对策略和措施,并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旅游业在危机中率先复苏,并在当年东南亚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总体战略中“独树一帜”,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拉动产业。去年年底泰国发生社会动荡,经济一蹶不振。泰国政府首先考虑也是恢复旅游业,要求酒店和航空公司下调旺季资费,通过优惠价格吸引游客,并把旅游宣传口号从“神奇泰国”变为“神奇泰国,神奇价格”。
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旅游被定位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国内已有26个省市将旅游作为支柱型产业。2008年经济寒流袭来时,广东、北京等省市相继召开了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北京市还提出要把旅游产业培育成“首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把北京建成“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同时,许多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纷纷出台相关规定定位各自旅游产业,给予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倾斜。上海市旅游局也已多次召集旅游行业代表开会,研究借鉴东南亚国家旅游业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研究如何重新定位和开拓目标市场,研究如何开发新旅游资源,推出新旅游项目,研究如何刺激旅游消费,加强国际旅游合作等。
三大乐观猜想
要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首先旅游业自身必须尽快恢复。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上海旅游经济要实现率先复苏,是存在机遇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入境游复苏值得期待。多个国内外旅游咨询机构都已对今年中国入境游市场复苏作出了乐观的预测。他们认为,根据过往经验,奥运会后一到两年是奥运会举办国入境游的爆发期,中国也不会例外。在上海,这一乐观预测可能会更早实现。因为除了奥运会的后续效应外,上海还有世博会的预期效应。随着世博旅游在全球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将了解上海并来上海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