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旅游> 国内 > 正文
文/唐轶—中国人民大学《青年人大》副社长
——当代大学生看扬州感言
在别人眼中,“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扬州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是“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而在我心中回荡的,却是去国的怀伤,“烽火扬州路”、姑苏遗恨、吴越战场、宋金交兵、南明旧事,无怪乎看到随行团里众女生们在梅花岭天真无邪嬉笑打闹,竟使我生出“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哀叹。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四月,南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就义于扬州。
史可法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储门外街 24 号,梅花岭畔。南临古城河,占地 6000 多平方米,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史可法祠墓所在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史可法纪念馆内环境优美,银杏参天,四季花木怡人。所陈列的史可法文物史料内容丰富完整。
祠墓均南向,大门临河,堂前两边悬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堂正中供奉1985年为纪念史可法殉难340周年而塑的史可法干漆像。飨堂后为史公衣冠墓,史可法就义后,嗣子副将史德威寻遗体不得,乃葬其衣冠于梅花岭下。
史可法生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他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弘光元年,清摄政王多尔衮,以数万人马进攻扬州,多次劝降,史可法不应,扬州守军英勇还击,杀伤清军数千。史可法在危城中,与士卒同甘苦,以忠义感奋土气,并宣告城中:决心“一人当之,不累百姓”,“闻者莫不感泣”。民众亦登城参加抗清斗争。
史可法被杀后,扬州守军与清军展激烈的巷战。左都督刘肇基率所部敢死士400,杀敌千余,全部战死。副总兵庄子固所部700人,以“赤心报国”为旗号,全部格斗死。副将马应魁,每战披白甲,书“尽忠报国”于背,巷战死。副将乙邦才、楼挺、江云龙、参将陶国祚、冯国用、许瑾,游击李大忠、孙开忠等,都在巷战中壮烈牺牲。本司员外郎何刚,参军事吴尔埙,皆投井死。扬州知府任民育全家殉难,为清兵入关以来所未曾见。这应该是史可法以忠义感召的结果。
扬州是江南顽强抵抗清军的第一座城,也是清军入关以来首次遇到的军民一体的坚强抵抗,为了对扬州人民进行报复,也是清人想杀一儆百,于是副将多铎下令,烧杀抢掠持续十天。20日城陷,史可法自刎不死,众人拥下城楼,奔东门。清兵追及,史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因被俘。多铎引洪承畴降清为例劝降,史可法慷慨表示:“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劈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州百万生灵,既属于尔,当示以宽大,万不可杀。”被害于扬州城楼上。
史可法死后,其遗体不可寻觅,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城天宁门外梅花岭。
诗人曾说: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史可法已经活了四百年,他无疑将永远不会死去。史公早已不只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过客,他成了一个象征,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是需要并具有一种精魂的。这种精魂是神圣的,不可亵渎。
我想,当初史公也许不会料到,他所抗击的清朝,日后会为他隆重修建祠堂,皇帝会赐予“褒慰忠魂”的匾额。彼时,忠君即爱国,为忠君爱国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时至今日,为国牺牲的口号,仍被每个民族和国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高扬着。惟其如此,古往今来,那些在民族危厄、亡国灭种的时刻见风使舵、翻云覆雨、投降变节的人,总是无法得到世人的原宥,甚至也得不到新主子的真正信赖。
史公或许更没有料到,岳飞、文天祥是不是民族英雄,如今在有些人那里竟也成了疑问。而无论时论何如,我认为,作为一种人类的精神,史可法是永恒的。纵观古今中外人类发展史,缺乏这样的精神传承的民族和国家就等于缺乏希望。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中,像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等英雄们的爱国精神的一脉相承与代代相传,无疑占据着重要地位。
“梅花岭,成为史可法精神的载体。梅花,正如史可法精神的神圣高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香永恒,史公永恒。
地震过后,成都到九寨沟的空中航线一直保持畅通。目前,成都-九寨沟每天两航班,航空公司表示,会根据客流量大小及时调整航班。 |
7月29日,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核心区域九州景区,在关闭300年后首次迎接游人。大批免费游客来到14组园林景区观光 |
|||
海口做为海南的大型城市和商业中心,汇聚了全岛各地的特色。主要特产分为海鲜类、热带水果类、饮品以及纪念品 |
羊城近日酷热连连,市民感觉犹如身处火山之中。不过,或许很多老广都不知道,广州闹市中真的藏着一座古火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