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烂陀寺旅游

想去94 去过100
展开地图

那烂陀寺简介

那烂陀寺是古代印度规模宏大的寺庙,玄奘曾长期在此学习。那烂陀寺的遗址从19世纪开始陆续发掘,目前是那烂陀大学所在地。 西元八世纪初,笈多王朝没落,印度教勃兴,那烂陀寺顿告衰微,十二世纪末曾为伊斯兰军队所毁。复兴于20世纪和21世纪。

那烂陀寺历史

最初兴起 根据义净在七世纪末的记述,那烂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四周围有长廊。寺高三层,高三到四丈,用砖建造,每层高一丈多。横梁用木板搭造,用砖平铺为房顶。每一寺的四边各有9间僧房,房呈四方形,宽约一丈多。僧房前方安有高门,开有窗洞,但不得安帘幕,以便互相瞻望,不容片刻隐私。僧房后壁乃是寺的外围墙,有窗通外。围墙高三四丈,上面排列人身大小的塑像,雕刻精细,美轮美奂。 寺的屋顶、房檐、和院落地面,都用特制的材料覆盖,这种覆盖料是用核桃大小的碎砖和以黏土制成,覆盖辗平后,再用浸泡多日的石灰杂以麻筋麻滓烂皮涂上,盖上青草三五天,在完全干透之前,用滑石磨光,然后先涂上一道赤土汁,最后再涂上油漆,光亮犹如明镜一般。经过如此处理的寺院地面,坚实耐用,经人践踏二三十年而坚固如初。 昔日辉煌 全寺分八大院,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所载,该寺为七世纪时印度第一大寺,僧徒常达万人,修学大乘及小乘十八部、吠陀、因明、声明、医方、术数等。盖本寺初为唯识学派之中心,其后演变为密教之一大中心。大乘有宗著名之论师,如护法、德慧、护月、坚慧、光友、胜友、智月、戒贤、智光等人都曾先后在此讲学,或担任本寺住持。此外,远自我国及东南亚诸国而来之留学僧亦不少,如我国之玄奘、义净、荆州道琳、太州玄照、并州道生、洛阳智弘,及新罗之慧业、阿离耶跋摩等人皆曾来此就学。又当时由印度来华之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地婆诃罗、善无畏、金刚智、般剌若等诸师亦曾修学于本寺。 那烂陀寺每天都有一百多个讲坛,学习课程包括大乘佛典、天文学、数学、医药等。 八世纪时那烂陀寺成为金刚乘的学术中心,也是重要道场。 逐渐没落 西元八世纪初,笈多王朝没落,印度教勃兴,本寺亦顿告衰微,十二世纪末曾为伊斯兰军队所毁。 1193年突厥人巴克赫提亚尔・卡尔积(Bakhtiyar Khalji)带兵侵占那烂陀寺,寺院和图书馆遭受严重破坏,大批那烂陀僧侣逃往西藏避难,从此那烂陀寺失去昔日的光辉,并渐渐被人遗忘,变成废墟。[2] 然据传元朝泰定(1324~1327)初年尚有依止那烂陀寺僧人律贤(梵Vinaya-bhadra )出家之提纳薄陀(即指空)比丘来华,可知本寺于十四世纪时尚存。 遗址发掘 从1861年开始,那烂陀寺院遗迹被陆续挖掘,已发掘出8座大型寺院,4座中型寺院和一小型寺院。8大寺按南北方向一字排列,大门朝西。大寺每边9僧室,恰如义净所述,中寺每边7僧室,小寺院每边5僧室。 1861年,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 ・ 康宁汉在这里发现了一片佛教遗址,经过与《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核对,证明这就是那烂陀寺。这里出土了多件精美的佛教石雕,有些石雕只有拳头大小,上面雕刻的佛教故事却异常细腻精美。此外还出土了铜像、铜盘和印章等,其中有一枚刻有“室利那烂陀摩诃毗诃罗僧伽之印”。大部分出土文物都展览在那烂陀寺对面的博物馆里。如今那烂陀寺的发掘面积已经超过了15万平方米。那烂陀寺分为僧院区和教学区。僧院区由大致相近的院落组成,共有12座。每个院落的四周排列着狭窄局促的僧房,院子内有石桌、水井和厨房,每个院落都有走廊通向外面。教学区有寺庙和佛塔。佛子主要在寺庙里学习佛经。周围散布着许多佛塔,其中真身舍利佛塔最富气势,这座塔分三层,外观雕有精美的图案,角楼的壁龛中雕刻着佛陀在菩提伽耶、王舍城和鹿野苑弘法的故事。 一九一五年,印度考古部门着手对本寺作有系统之发掘工作,从遗迹中陆续出土许多石制及金属制(青铜)之雕刻品,现保存于印度那烂陀博物馆。(宋高僧传卷一、卷二、卷三唐寂默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慧轮传、卷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卷五、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佛祖统纪卷四十三、开元释教录卷八、卷九。)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那烂陀寺来点评论吧

您何时到过
还可以输入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