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著名作家冯骥才介绍 《萨尔茨堡的性格》(图)

http://travel.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10:16  萨尔茨堡旅游局官方网站

《乐神的摇篮——萨尔茨堡手记》

《乐神的摇篮——萨尔茨堡手记》

    萨尔茨堡的性格

  小小的山城中一半以上是游客,怎样从中一眼就辨认出萨尔茨堡人来?我同来的伙伴说,随身带伞的人准是萨尔茨堡人。

  这话没错。萨尔茨堡是个阴晴不定的城市。萨尔茨堡的雨常常没完没了。整整一天把你拦在屋里发闷发愁,一条条长长的亮闪闪的雨丝无止无休,无法斩断,本地人称这种雨为“绳子雨”。一些旅店和餐馆总是在门口备了雨伞。遇到雨的客人们随时可以拿去一用。当你从伞桶里抽出一条雨伞,按一下伞把上的开关,“唰”地将一块晴天撑到头上时,便会感受到此地人的一种善意与人情。

  老街--粮食街很像一条巨大蜈蚣,趴在那里。这条蜈蚣太古老,差不多已经成了化石。天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游人在蜈蚣身上走来走去,寻古探幽。那些店铺的铁艺招牌,一件件早已够得上博物馆的藏品。连莫扎特故居门前手拉门铃的小铜把手,依旧灵巧地挂在墙上。它至少在一百年前就不使用了。但谁也不会去把它取下来.

  萨尔茨堡的老街不是规划出来的;它是人们随意走出来的.弯弯曲曲,幽深而诱惑。走在粮食街上,很自然地想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名城西耶纳的那条老街,狭窄又曲折,布满阴影,没有边道;夹峙在街道两边的建筑又高又陡,墙壁上千疮万孔,到处是岁月沧桑的遗痕。

  从老街的两边散布出去的许许多多小巷,好似蜈蚣的腿又细又密。一走进去,简直就是进入意大利了。长长的巷子,大多在中间都有一个天井式的院落。四边是三层的罗马式的回廊。只有在中午时分,太阳才会由中天投下一小块叫人兴奋的阳光。使人想起卡夫卡对这种意大利庭院一个很别致的称呼:阳光的痰盂。只靠着这点阳光,每个庭院都是花木葱笼。长青藤会一直爬到房顶去晒太阳。如果从粮食街直入犹太巷,再拐进莫扎特广场,意大利的气息会更加强烈地扑面而来。铺满阳光的广场,森林一般耸立着的雪白的教堂,生着绿绣的典雅的屋顶;一群群鸽子在这中间飞来飞去。。。。

  萨尔茨堡建在峡谷之间,狭窄而峭拔。一千年政教和一的历史给城市蒙上了浓郁的宗教气息,神灵的精神笼罩这小小山城。至今我们依然可以感受萨尔茨堡古老的沉静封闭的历史气氛。宗教城市的静穆,大主教历史的森严和独来独往,山城的峻拔与曲折以及本地人的自信与执着,都已经成为今天萨尔茨堡深层的人文美。当自以为是的美国人把麦当劳建在粮食街上时,他们第一次屈从了这里的文化传统,而把那种通行于世界的、粗鄙的、红底黄字的商标——大“M”,缩成小小的,镶在一个具有本地特有的古色古香的铁艺招牌中。

  如果想了解真正的萨尔茨堡人,就去奥古斯汀啤酒屋吧!在那个像厂房一样巨大的木头房子里,摆着一排排长条的木桌,看上去像卖肉的案子。桌子两边是木凳。萨尔茨堡人喜欢这里所保持的传统方式——自己去买酒买肉,洗杯和倒酒。陶瓷啤酒杯本来就很重,盛满酒更重;肉是烧烤的,又大又热又香。在这里没有人独酌,全都是一群人一边吃喝一边大声说话。

  如果想一个人安静地消磨一下,就钻进盐河边的巴札咖啡店里。这家全萨尔茨堡人都去过的咖啡店,一点也不讲究。但这个城市的许多历史都在这家店中。小圆桌和圈椅随随便便放在那儿,进来一坐,一杯咖啡可以让你想呆多久就多久。尽管有人说话也听不见。咖啡店的规矩和教堂一样——保持安静。它和奥古斯汀啤酒屋完全是两个世界,两种情调,但是一个传统。

  如果想放纵,想连喊带叫,想与朋友热闹一番,就去奥古斯汀;如果想让精神伸个懒腰,想怔一会神儿,想享受一下宁静与孤独,就去巴札。他们一直依遁着这些与生俱来的生活感觉,从不改变。他们也看电视,也打手机,也听CD,但离不开他们的奥古斯汀和巴札。

  萨尔斯堡人深爱甚至迷恋着自己的传统。不要以为他们只是凭着一种传统的惯性活着。他们细致、诚恳、敬业,他们善待每一位客人。每位客人进入这里的旅店,都会看到桌上放着一套“见面礼”。风光画片,旅游手册与地图,一套纪念册,几粒莫扎特糖球,有时还有一顶太阳帽。让人充分享受到这里的精华。他们真正懂得自己家乡的文化之美,深知这座城市每一幢房子的历史,甚至知道扔在路边每一块有花纹的老石头来自哪里。

  已经有80多年历史的萨尔茨堡音乐戏剧节是闻名于世的艺术节。他们既有100米宽和30米高超大舞台的现代剧院,也有三百年历史的岩石骑术学校剧场。届时萨尔茨堡将有2500个临时性工作人员,为来自世界各地的20万观众服务。他们年年如此。这位艺术节组委会的负责人对我说:“我们要让每一位客人都爱上萨尔茨堡。”萨尔茨堡人对他们的传统与文化的一种依赖造就了他们结实、执着、独立和富于魅力的性格。

  晚间,坐在诺基尔森镇郊外的乡间小店又宽大又松软的椅子上,才感到疲劳。一种充满快感的疲劳。里边塞满了图画一般的风光,挥之不去;再没有力量写日记了,但还是硬拿起笔在本子上记了一句:今日之行乃我平生走过的最美的一条路。

  选自《乐神的摇篮——萨尔茨堡手记》,人民文学出版社,ISBN:7020043321

  冯骥才:1942年生,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著名作家,画家,民间文化保护专家。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文联主席。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出境游 的新闻

聚焦台湾华航班机事故

从让黄金周的宝岛游遭遇意外波折的台风“蔷薇”,到如今华航班机的乱流急坠事件,内地游客和台湾的黄金...

金秋最佳赏叶地

随着十一黄金周的来临,秋色也渐浓了。俗话说“一叶知秋”,又到了赏红叶的时节,周末不妨驾车出游,看层林浸染,领略秋的韵味...

博物馆免费开放

在一个国家的文明体系中,博物馆文化是其十分重要的一纬。一个日益重视公众文化权益的社会,其文化设施理应尽可能消除各种门槛...

扬州运河博览会

第二届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运河名城专家论坛在江苏扬州举行,期间将举办嘉宾水上入城仪式、专家论坛等多项活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