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带着一种风光灵秀,垂柳妩媚的柔美, “二水中分云窈窕,几家杨柳木芙蓉”这里自古而来由运河而兴,成为一座运河上漂来的古镇,文脉昌盛,民风淳朴,悠长的岁月里,带着诗情画意的情怀。

  名字由来:诗游千年杨柳青

  根据史料记载,杨柳青古时因为宋兵植柳繁茂曾被称为“柳口”。而关于杨柳青古镇名字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纭,三个说法里,其中两个都跟诗有关,可见杨柳青古镇的文人气质也是源远流长。

  一是关于一个“柳树成荫”的传说。宋代景德至元丰年间,黄河决口北流,在镇北形成“三角淀”(东淀),境内河道湖泊再次回流东下,得名“流口”。宋兵沿今大清河建立“河泺防线”,遍栽莳柳,因杨柳密布,又名“柳口”。经过历时的沧桑变革,更名为“杨柳青”。二是说元代文人文人偈奚斯游历到此,见遍地杨柳青青,流水潺潺,景若苏杭,赋诗《杨柳青谣》一首。其中有“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流两岸苇篱长”之句,后故得名“杨柳青”。三是关于网红“乾隆”的传说,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行至此地,见两岸杨柳繁茂,婀娜多姿,遂问随行大臣刘墉为何地,刘墉随口答为“杨柳青”,乾隆亦颔首称曰:“杨柳青!”被陪行的地方官传扬开去,“杨柳青”镇名遂被叫响。因有“御赐钦定”一说。但是无论哪种说法,名流政客在杨柳青驻足,被河岸两旁的柳树吸引倒是笃定的事实,连四大名著的作者吴承恩来到杨柳青,也不免感慨一番“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

  杨柳青上千年的发展、变迁,这些传说和诗文美句也为杨柳青镇增加了无上的文化色彩,直到今日仍被后世引用。

  民间艺术宝库:年画杨柳青

  天津,有着全国新年里最浓的年味,而过年来逛杨柳青能感受到最浓郁的过年文化、人情的温度。这里具有杨柳青特色的年画、剪纸、吊钱、福字、玩具、花灯等沿街展卖,大家可以随意的进行挑选,也吸引了周边很多省市的人驱车前来。

  而在杨柳青,最负盛名的应该是民间艺术的瑰宝——年画。

  “杨柳青木板年画始于明,盛于清,可以说是呈波浪式发展。”鼎盛时期 “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场面盛行一时。“年画作品《连年有余》《五子夺莲》就出自这一时期。”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到了新中国,杨柳青年画才再次走上了复兴之路。

  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也颇为复杂,为“半印半画”,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勾、刻、刷、画、裱等纯手工制作而成。具有笔法细腻、人物秀丽、色彩明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祥和、情节幽默、题词有趣等特色。

  杨柳青年画融合了工笔画、版画、国画、写意画、宫廷画于一身,称得上是雅俗共赏的综合艺术。“上至高官达贵,下至普通老百姓都喜欢年画。主要是文化底蕴和内很深厚。”

  一般年画都是寓意着吉祥、如意、祥和,每个年画也都有各自的故事,所以年画也是“寓言文化”。中国很多汉子音同字不同,年画也是多取谐音。“蝙蝠是家庭富贵的左右,桃子代表寿,石榴代表多子多福。”对于美好的寓意,符合了大众的心理和老百姓的心理诉求,于是,年画也久盛不衰。

  如今,加上政府和社会的扶持和关注,杨柳青年画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色,融合现代时尚等潮流元素,也让年画这种民间艺术焕发了新的生机。

  寻味百年杨柳青:舌尖上的古镇

  杨柳青古镇历史文化上的底蕴深厚,更被誉为北国的“小江南”在天津也有响当当的“沽上小扬州”之称,因为漕运的发达,各色商品,各种小吃也是琳琅满目,如今,这里的如意大街成为集旅游、古文化、商贸等等于一体的古街,也再现了当年这里的繁荣盛景。

  而在古镇中,有这样一种特色小吃经久不衰,就是有着百年历史的杨柳青酥糖,别看仅仅是各地都有的酥糖,杨柳青的酥糖就是别具一格,形状呈椭圆扁平,如同北方常见的长条糖烧饼大小,中间糖丝连绵,入口酥脆香甜,据说从前,天气一转凉,杨柳青如意大街上或有板儿车招牌或有幌子迎风飘扬,自是客来频繁,将这“酥脆香甜”的酥糖买回家或捎给亲友,甚至海外乡梓归来,带着这一口家乡味道远行世界各地。据了解,杨柳青历史上做酥糖的就不多,如今只有徐记、王记两家酥糖制作世家,而且,从道光年间就只有一种味道,“桂花味”做酥糖的原料其实并不复杂,原料就是香油、芝麻、白砂糖和桂花,但是手艺人的技法经过家族的传承,那就成为了“独家秘方”了,据说,好的匠人熬糖拉丝的技艺,一块酥糖,一拉一扯就有128层,能拉2000余丝,一块酥糖,千丝万缕一口即化,不可企及的技艺加上芝麻桂花特有的香甜,怪不得这种家乡味道成为杨柳青在外游子的“头号想念”了。

  除了酥糖,杨柳青的沙窝萝卜、清脆可口,去热生津,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推荐阅读

相关视频

更多>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