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堰导游 |
山河堰是汉中地区最早有史可查的水利工程,在发展汉中农业生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到军食、民用,与军事上的胜败,安危不无关系,因而被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三国时,诸葛亮驻军汉中,踵迹增筑,至宋复坏,多次修复。
山河堰自北宋早期就开始有修治记载,当时的灌溉面积有4万亩。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吴璘在汉中修复山河堰,竣工后,有杨绛撰文的《重修山河堰记》石碑,原立在河东店北婆婆坑,一九三六年修西汉公路时炸毁。残存三片,今移存于汉中市博物馆。南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因发大水,堰尽溃,由章森、范中艺等主持修复,竣工后,有当时南郑县令晏袤作的《修堰碑》摩崖一方,今存汉中市博物馆。南宋初年复修后称为褒城六堰,乾隆时又进行过大修,灌溉面积增加到了23万多亩,成为汉中地区最大的灌区。明清时期山河堰仅存第二河第三两堰,以第二堰最大,明万历时可灌田4.4万亩。1940年用近代技术修建褒惠渠时,在第一堰址上修建了一座长达135.3米,高4.3米的浆砌石堰,引水渠口设闸五孔,冲沙闸两孔,灌田14万亩。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