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唐卡:绝无仅有的艺术(图)(4)

http://travel.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17:06  精品网


布唐卡 吉祥天女 (民国)

布唐卡 吉祥天女 (民国)

  唐卡和佛教有很大的关系。而佛教绘画的历史可追溯到释迦牟尼,那是一个拈花微笑都会觉悟的时代。而唐卡艺术,作为藏文史料记载在五世达赖所著的《释迦佛像记·水晶宝镜》一书中:“法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了一幅白拉姆女神像,后来蔡巴万户长时期的果竹西活佛在塑白拉姆女神像时,作为装藏放在神像里了。”

  不过叶星生认为,《释迦佛像记·水晶宝镜》没有讲到绘画的材质、形制和“唐卡”这一词汇,即使记录属实也不能成为唐卡,而只能被客观地称为“可移动的神像绘画”, 现有的文字依据只能断定唐卡这一形式在公元12世纪以前就已经成型,并广为传播。

  还有观点认为,无论如何,唐卡的形成与游牧部族的生活经历有关。藏民赶着他们的牲畜在辽阔而荒凉的高地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便成为随身携带的庙宇。毕竟唐卡比塑像更轻,也不同于壁画,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把唐卡系挂在帐篷里,哪怕是一根树枝上,就能成为一种象征,让藏民们祈祷、礼拜、观想,或保佑去世的亲人。

  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唐卡是为祈祷、礼拜和观想;而当亲人去世,根据卦算,家人会请一幅具有特殊意义的唐卡,画出保护神护佑亡灵。也有很穷的人家请不起唐卡,但他们对唐卡并不陌生,因为每一座寺院都高悬唐卡,伴随着他们获得慰藉的一生。

  在现存的所有古唐卡中,最小的唐卡仅有巴掌般大小,画在纸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每年择吉日向广大信众示现,当其缓缓展开后,竟能遮住整整一面山坡!

  “因循守旧”

  西藏人把唐卡画师统称为“拉日巴”,意思是画佛或神的人,仿佛芸芸众生中,有一些被选中的人接受了描摹某种永恒的任务,他们往往是寺院的僧侣或民间的祖传世家。一幅唐卡的绘制,也就是一次神佛重现的过程。他们手中都有一份世代相传的范本,须得遵循。这范本往往隐匿于密存的经典中,记载着至少八种成套的造像尺度,无论是姿态庄严的静相神佛,还是神情威猛的怒相神佛,所有的造像都有相应的比例,不得修改。

  唐卡至今犹存的最大秘密恰恰在于“因循守旧”。这个含有贬义的词汇在此却象征着唐卡的光荣传统,每一位画师正是因为坚守这一传统而成为文化记忆的复制者。不过这绝不是排斥画师的才华,使他们变成毫无个性的匠人,虽然他们从不在唐卡上留名,但却赋予每一幅唐卡莫大的感染力。

  唐卡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一幅唐卡的绘制过程是一次积累善业功德和对佛法崇拜的行为。在过去,绘制唐卡除要求僧人或俗人画师对绘画技法,画理纯熟外,还要进行各种宗教仪式、颂念经文,奉献供品或发放布施,上师还通过观修祈请神灵——智慧之神文殊菩萨进入画师的躯体之后,才能进行绘制。

  如果画的是密宗本尊或护法神,还要根据所画的本尊或护法神进行入密仪式、观修等。对画师的衣食住行也有严格要求:在绘制期间严禁吃肉、饮酒、吃葱蒜、近女色;并要进行沐浴洁身等。还对画师的个人素质品行有很严格的要求,之后才能进行绘制。

  产生并且延续这种奇异魅力的另一个秘密是颜料。所有的颜料皆取自大地,不是珍贵的矿物就是稀罕的植物,其配制则完全靠手工操作,过程缓慢而复杂,甚至跟人的力气有关,比如白色和黄色可以由年轻男人来打磨,但蓝色和绿色则需要体弱无力的人慢慢地研磨。用这些颜料绘制的唐卡具有非凡的效果,历经沧桑却不变色。如以纯金敷底、朱砂勾勒的金唐卡或以朱砂敷底、纯金勾勒的朱红唐卡,惊人之美无以言喻。其中对金色不可或缺的应用乃唐卡绝技。为了使上金粉的画闪闪发光,须用一种打磨得尖尖的玛瑙或九眼石镶嵌的笔反复摩擦出很多层次,所以多少年后,即使画面模糊,但描金的局部仍是熠熠夺目。

更多关于 唐卡 收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