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对称性产生摩擦 驴友和景区间的“战争”

http://travel.sina.com.cn  2008年11月24日09:07  大河网-大河报

  如今参与户外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但人多了,热情高了,能走的线路却越来越少了——很多旅游景区纷纷对户外登山团队设下“绊马索”,只要登山线路通过景区,就必须购票或办证。

  “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向我们要钱。”驴友愤然指责。

  “谁在乎你们这点钱,我们在乎的是安全。”景区管理者反诘。

  “假如徐霞客在世,他还能轻松地走遍祖国山川吗?翻不了两座山,他就得被盘查得只剩裤衩。”驴友们说。

  “现在是商品社会,对景区的投入要求经济上的回报。”景区如是辩白。

  对驴友而言,渴望的是纯粹的户外探险;对景区而言,更看重的是门票的流失以及权责划分模糊所带来的烦恼。当较为松散的户外运动组织和市场规则下的景区管理模式产生冲突之时,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是:随着旅游市场的扩大,各地景区规模化的“跑马圈地”压缩了驴友活动的空间。驴友和景区的线路收费之争,在各个景区重复上演。

  交钱进山景区对驴友设卡收费

  11月初的一个周末,网名“弹簧”的驴友带着十几名同伴在登封市一家餐馆门前集合,等待从许昌赶来的几名驴友。作为一名“老驴”(注:指户外运动经验丰富的老手),“弹簧”经常带队攀登嵩山,但这一次他有些惴惴不安。

  早上7时许,驴友聚齐后组队出发,两名“老驴”在后面压阵,“弹簧”肩上别着对讲机在前面开路。“以前走未开发和刚开发线路居多,今天来的新手比较多,所以走的是一条‘腐败线’。”“弹簧”说,所谓“腐败线”,指的是驴友们开发得比较成熟的线路,较为平坦,走着不累,一路上游山玩水、吃喝玩乐,故有此名。让“弹簧”不安的是,“腐败线”存在一个“隐患”:可能遇上景区的人。

  队伍很快来到嵩山脚下,沿着一条小山路开始登山。上午9时许,刚转过一处山口,迎面走来一个下山的当地村民,“弹簧”赶忙迎上去问:“前面有巡查的吗?”村民点点头。

  “弹簧”紧张起来,忙拿起对讲机和后面压阵的“老驴”商量要不要绕道。但说话间,几个不知情的驴友仍在前进,正撞到巡查人员的“关卡”上。

  说是“关卡”,其实就是两个人在路口等着,专门拦截上山的驴友。“弹簧”知道,这两个穿着深蓝色制服的正是嵩山景区管委会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等他走上前时,两名来自许昌的驴友已经和执法队员较上劲了。

  执法队员说:“你们已经进入嵩山景区了,买门票了没有?”

  一个驴友反问:“我们又没有从你们大门过,还需要买什么‘门’票?”

  论抠字眼,执法队员显然辩不过驴友,但不依不饶:“进入景区就得购票,你们有票就可以让你们过,不然就不能过。”

  “我们是驴友,是来登山的,又不是来逛你们的景点的,不参观,为什么要买票?”另一名驴友问。

  见压不住阵势,站在一旁的另一名执法队员发话了:“我知道你们是驴友,登山可以,但得有登山年证(即嵩山游览证),你们有吗?”

  这话让两名驴友有点词穷,执法队员笑着进一步发问:“没证登山就是不合法的,现在进入冬季了,防火是大事,你们这么多人进去,带的东西这么多,万一着火了怎么办?”

  “弹簧”见势不妙,走上去递上香烟,并掏出自己的年证说好话:“年证我有。这么多人上来了,不好再下去,你们看能不能补票?少收点儿。”

  经过一番软磨硬泡,一行二十多人终于被放行,由于只有5名驴友有年证,其他人每人象征性地掏了20元钱。

  “卸磨杀驴”“买路钱”的多年争议

  过了关卡,驴友们开始议论纷纷。驴友“木棉花开”愤然指责:“他们凭什么收费啊?驴友又不是游客。”

  “木棉花开”的话代表了很多驴友的心声。在他们看来,驴友是一个以户外探险、休闲运动为追求的群体,和普通游客不同,驴友不参观景区的景点,基本上不享受景区所提供的服务。即便驴友的探险路线穿越景区或进入景区,也只是通过而已,收费根本没有理由。

  一些“老驴”则认为,景区对驴友收费还有点儿“卸磨杀驴”的味道。“岁月无声”称得上是河南驴友圈内的“骨灰级”人物,他说:“现在的很多旅游线路都是驴友们开辟出来的,原来可能是穷山恶水,驴友们背着包探险,踩出来的线路后来被景区发现,就开发成旅游景点了。比如小沟背,就是几年前一些驴友进去探险、露营发现的线路,后来被当地人承包加以开发,以前的小沟背谁知道?没人。”

  “老驴”们认为,很多景区在驴友的宣传、培养下逐渐扩大影响,这才引起开发者的关注,“开发者见到有利可图,铺一条路,修一个大门,建几个亭子,然后将驴友拒之门外。现在驴友翻山越岭无路可走,碰到景区的界就是所谓的‘逃票’吗?”

  另一位资深驴友“非法吴”感叹:“景区越来越多,越圈越大,驴友们能走的路越来越少,能心理平衡吗?”

  实际上,驴友和景区之间的“战争”早在2000年时就已经开始,但当时没有碰撞出多大波澜,偶有进入景区的驴友被景区人员拦住,也是在软磨硬泡和“下不为例”的交锋中收场。近几年,随着河南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旅游景区掀起一轮轮的“跑马圈地”运动,景区范围越扩越大,与此同时,驴友数量也在呈几何级增长。驴友与景区之间线路交叉重叠,不断“撞车”,“战争”逐次升级。

  “据说现在执法队员经常上网,登录我们召集活动的论坛,查看我们新开辟了哪些线路,然后增设人手查我们。”驴友“户外无限”说,每到周末,很多线路上都能看到执法人员,“有时他们就在路口打着扑克把守,我们远远看见了,就得绕道”。

  “假如徐霞客在世,他还能轻松地走遍祖国山川吗?翻不了两座山,他就得被盘查得只剩裤衩。这是什么社会?”一位驴友曾发帖这样问。

  这是个商品社会,景区管理者的回答很干脆,对景区投入就得要求经济上的回报。

  安全管理驴友出事景区不能不救

  11月17日,在嵩山景区管委会执法大队办公室,记者见到了董群忠大队长。他坦承,对驴友查票,是根据管委会安排对私自进入景区者例行的检查。此外,现在是冬季防火期,这是限制驴友进山的一个重要理由。

  董群忠说,其实对驴友进行检查在全省景区几乎普遍存在,尤其是那些半开放景区,早在五六年前就注意到这个问题。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嵩山景区处于省内中心地带,交通来往方便,且名声较大,备受驴友青睐,焦作、许昌、洛阳、郑州、新乡甚至开封的驴友都来此登山。

  “驴友们往往不买票,但如果都不买票景区还怎么发展?景区在开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不可能提供无偿服务。”董群忠说。

  不过,景区与驴友争执的焦点不只是钱。采访中,一位执法队员说:“嵩山景区每年门票收入超亿元,向驴友收钱才能收多少?我们会在乎这点钱吗?”

  作为“对手”,董群忠对驴友认真地进行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驴友群体是户外运动发展到一定程度演变成的松散型联盟,这就容易带来不安全因素。

  “我想你(指记者)应该比我们更清楚吧,这几年,那些出来探险、登山,结果被困在嵩山甚至出现伤亡的事故有多少起?媒体经常刊登这样的新闻,这能不让人头疼吗?”董群忠说,尽管景区认为驴友进山没有买票出了事景区不用负责,但最后“还得从人道主义立场去援救”。

  “去年一个女孩在太室山卢崖瀑布出事了,景区动用了消防、执法、公安多个部门力量救援,最后是20多个小伙子轮流把她抬下山的。遇到这种事你不能不救,援救就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即使援救成功了,还闹出去一个不好的名声,好像嵩山景区不安全,经常出事。”董群忠摊开手,“你说,这算谁的责任?”

  在景区看来,驴友进山给景区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流失,更重要的是安全管理上的难处。都说是权责划分对等,但驴友不承担买票的责任,却要景区承担救援义务,有失公允。

  “前几年,一个浙江驴友来景区登山,结果摔死了,景区出于人道主义立场赔了1万多元,家长不依不饶,觉得赔得少还把我们起诉了,你说我们冤不冤?”嵩山管委会一位工作人员私下抱怨。

  权责划分景区与驴友咋样能处好

  驴友和景区之间的“战争”,其实说到底是个权责之争。这个权责究竟该如何划分呢?

  “驴友,他是一个特殊的旅游者。”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龙京红教授谈起这个问题,先从定义着手,“尽管特殊,但毕竟是旅游者,景区对他们收费肯定是合法的。”

  “有人说,当地村民进入景区为什么不收费,而驴友要收费,因为前者是生活需求,后者是消费需求。”河南律师界资深律师黄琨也赞同收费合法,“另外,发现景区和开发景区是两个概念,景区开发者只要是合法得到了开发权,他就有权收费,毕竟对景区的先期投入不是一个小数。作为景区经营者,他要追求商业利益。”

  “说起徐霞客,他是旅行,和现代社会的旅游不是一个概念。”龙京红说,“徐霞客那个年代还没有旅游市场的概念,而现在的旅游提供的是一个市场化的产品。在古代,资源是无主的,现代社会资源是被授权开发的。”

  “根据法律精神来看,景区对辖区内的交通、游览、治安、安全负有法定职责,也就是说,不管购票与否,只要进入景区,景区都应承担一定的安全义务。”黄琨律师说。

  但驴友是一个特殊的旅游者,他们专门走无人路线或者险僻路线,对此景区是否承担安全职责呢?

  专家们认为,这一点,在实际操作中有点难以界定:“从法理上讲,景区对一些无人线路或险僻路线,只要挂出牌子进行警示,如果驴友明知有警示还要进去,那出了事就责任自负,但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很难认定,景区不可能把每条路上都挂上警示牌,何况有的线路景区都未必知道,那是驴友们自己走出来的。”

  管理部门坦言,景区对驴友目前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嵩山管委会推出了登山年证的做法,驴友花费100元办了证登山就无需购票,但对这种能够明确合同关系的办法,驴友们并不认同。事实上,嵩山景区推出的年证购买者多为登封市民,外地驴友很少购买,他们的理由是:“我们并不是登封的驴友,一年去嵩山就那么几次,何况上了山,要收费大不了绕道,何必花那个钱呢?”

  “目前我们的办法一是堵,二是疏。怎么疏?我们也曾和一些驴友团体或户外联盟联系过,跟他们说只要买票或办年证,要登山也罢,探险也好,我们可以派人跟着,做向导,负责防火、安全等,但驴友团体是个松散型组织,联系几次都没了下文。”董群忠如是说。

  这一点,一些资深驴友也表示认可:“驴友团体很多都是临时性的,这次你去,下次估计你就不去了,要想说服每一个驴友办证不现实,所以每次能绕道就绕,实在不行就补票。”

  驴友与景区的“拉锯战”仍在延续着,这或许是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阵痛,一方是规模化产业化的景区,一方是自由松散的出行团体,不对称性必然会产生摩擦,但问题究竟如何解决?采访中,嵩管委一位工作人员谨慎地表示:“如何引导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能不能开辟一些线路专门供驴友们登山?”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驴友 的新闻

聚焦台湾游

十一月七日,海峡两岸历史性的台北会谈圆满结束,随着海协会、海基会四项协议的签署,两岸大三通正式实现,赴台旅游的成本将会...

肯尼亚:奥巴马半个故乡

肯尼亚人不仅为奥巴马的肯尼亚血统感到骄傲,也希望他的当选能够为这个东非国家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利益。肯尼亚副总统穆西约卡认为...

聆听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建在峡谷之间,狭窄而峭拔。一千年政教和一的历史给城市蒙上浓郁的宗教气息,神灵的精神笼罩这小小山城。大主教历史的森严...

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节

追求长寿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巴马长寿老人所占的人口比例高居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之首,且继续保持高增的趋势,是人间遗落...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