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小妞,兰卡华文第一自媒体)
“现在旅行者看到的渔夫,多半是摆拍者。
高跷渔夫可以在南部科加拉(Koggala)小镇到韦利格默(Weligama)小镇一带看到。非常幸运的情况下可以看到真实的打渔,不过现在大多渔夫并不以打渔为生,而是表演性质的打渔收费。要价不一,主要取决于砍价的水平。”
——摘自主页妞著《斯里兰卡锦囊》
“还能看到真的高跷渔夫吗?”一些定制旅行的客人总这样问。
“能,在科加拉一带沿岸的黄昏,运气好的时候会看到真正的渔夫。不过你不能走近、不能惊扰。因为一旦被他们发现,他们极有可能停下手中工作,过来向你要拍照小费。”我回答。
图:一个假渔夫戴着象征澳大利亚游客的面具,而他的朋友正扮演“澳大利亚游客”的角色给他拍照。
“世界最牛钓鱼方式”竟然都是摆拍?
自2009年《孤独星球》斯里兰卡的封面刊登了一张高跷渔夫的照片,替代了以往驯象人和采茶女的人文标识,这种人文景观就在全球范围流行开来。当地传统的“高跷钓鱼”被戏称为“世界最牛钓鱼方式”,自此也成为来到西南海岸游客必看的一道风景。
他们是怎么钓到鱼的呢?百度百科上如此描述:
“渔民基本就是涉水到达浸泡在海水中的木桩那里,爬上去,坐在简陋的木架上,架开鱼竿,接下来就是钓鱼时刻了,他们的目标就是大量游弋在浅海区的沙丁鱼。
有时候运气好,每分钟都有鱼上钩,要知道他们的鱼竿可是没有鱼饵的,所以不得不称奇。”
始于食物短缺的二战期间:“传统技艺”其实只有70年历史
这项看起来高超的技艺,实际上只有70年历史,其实并没也那么古老。著名摄影师Florian Müller说“它是人们去适应环境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项钓鱼方式起源于二战期间,因食物短缺,那些真正意义上的钓鱼点人满为患。一些聪明的本地人开始琢磨起了如何在浅水区钓鱼的方法。
一开始,他们使用船和飞机残骸,后来才把高跷立在珊瑚礁之中。两代渔民使用这种非常消耗体力的方式糊口,于清晨黄昏在Unawatuna至Weligama之间的海岸等待“愿者上钩”。
真渔夫正在消亡,扮演者以小费谋生
多年前的大海啸彻底改变了斯里兰卡的海洋生态。现今,高跷渔夫在浅海区捕鱼的收获日趋下降。那些真正的渔夫可能会完全消失。斯里兰卡东西两岸的季风季节明显,以前,这里生活着一群“海上牧民”。他们会追逐季风和鱼群而居,总生活在“那水草丰茂之地”。
图:Nishanti在销售他从美瑞沙鱼市进货来的海鱼。尤其在雨季,浅水区几乎钓不到鱼的时候他总这样做。生存着,总得靠点什么赚钱。摄影师:Florian Müller
自从旅游业兴旺,每年西南海岸雨季来临,这里的高跷渔夫便停止工作,把捕鱼点租给那些扮演高跷渔夫的假渔民——他们通过假扮渔夫,供客人拍照和收取小费生活。不论真假渔夫,都是旅行者摄影的重要主题。摄影师Müller在几年前就对斯里兰卡的高跷渔夫产生了兴趣。
他想知道,真正的高跷捕鱼传统,到底还能存在多久?他花了一周的时间,和渔夫家庭生活在一起。拍摄他们捕鱼的状态以及在生活中的样子。
“住在山里的渔夫”
“一开始,我们很难区分谁才是真的渔夫,即使斯里兰卡旅游局的人也不知道去哪里找他们。”后来,他终于找到了渔夫Sunil Nishanti以及他的家人,他们在大海啸中几乎失去了一切,至今,他们的生活也没太多好转。在海啸之后,斯里兰卡政府执行了一系列重建项目,其中包括将渔夫的新家从海边迁至更内陆的区域。
这些更安全的家园,却又给Nishanti们增加了捕鱼难度。
“其中一个渔夫对我说:‘怎么可以把渔夫的家安在山区呢?’”Müller说。
在Müller的拍摄中,他遇到的大多是面向游客的“旅游渔夫”。很多真正的渔夫开始从事农业、或从大型市场进海货销售。一些还在捕鱼的渔夫去了更远的海域。真实的“高跷钓鱼”这个斯里兰卡的旅行名片正在消亡,也或者,仅仅存在游客景点里。“他们总得谋生呐。” Müller说。
——不论真假渔夫,其实都是一些讨生活的人罢了。
谢谢点赞,我是@斯里兰卡小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