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是一座有着丰富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传说的文化名城,鬼城、玉皇圣地并驾齐驱成为丰都“鬼城文化”的代名词。近年来丰都旅游景区不断升级拓展,新乡村旅游产品不断开发建设,丰都旅游已从“单一主题”走向更加多元、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全生态旅游产品路线。
2015年8月15-16日,丰都旅游局从全国邀请了十二名各怀绝技的“鬼才”亲赴丰都,探秘新丰都旅游的秘密。那丰都自己,有哪些鬼才呢?
追逐音乐梦的民间艺人
他仅是一个初中生,没有经过任何艺术培训,却创作出了气势磅礴的《石工号子》大型舞蹈,感人肺腑的《老家的老爸老妈》等歌曲,两次参加全县文艺汇演都获得了一等奖。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是网上很火的一句话,林登安的梦想是唱歌跳舞吹笛子。
“ 5岁的时候看见哥哥拿着一根笛子吹响悠扬的乐曲,心里好羡慕,在哥哥的鼓励下,自己也开始鼓着腮帮去吹笛子,刚开始完全吹不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加上哥哥的指导,6岁的时候我就可以吹简单的歌曲了。”林登安回忆起儿时故事,满是骄傲。
“上小学后,只要有唱歌、跳舞的活动,我都大胆参加,完全不怕笑,心里就是想唱、想跳。初中也是文艺积极分子,自己还编排了几个舞蹈,在学校获了奖。”
初中毕业后, 17岁的林登安当上了武平镇中心校的教师,主要教体育。但他对音乐的追求没有停止过,在当老师的一年时间里,自己找书籍学会了五线谱。18岁时,他又担任了镇里的烤烟技术员。
“无论干什么工作,我心理都有个音乐梦,最想干与音乐有关的事情。”林登安说。
“小时候经常和父亲一起上山打石头,听着父辈们喊着整齐有力的劳动号子,当时就好崇拜。在以后的生活中,那种打石头的声音时常萦绕在我耳畔,一直也很想创作这方面的歌曲。”今年四月,林登安从附近的乡镇找来几个打石头的工人,让这些工人喊着号子,甩开膀子打石头。
“当天,这些工人卖力地打着石头,我也听了一天,现场感受他们劳作时的那种奔放,那种充满乡土气息原生态的号子,从而找到了很多灵感,通过几天努力,创作出了《石工号子》。”林登安说。
荒野里的奇异“城堡”
在丰都县暨龙镇的小山村里,住着一户人家,他们在这一个山洞了住了快一个世纪。虽然住地环境艰苦,却是出了名的“钉子户”。
木屋的主人罗永舟,话不多却很好客。这个老式木屋比想象中更大,虽然是在白天,可屋子里还是略显昏暗。一路探索下来,外表上普普通通的木屋居然有五层,,布置得有条有理,倒更像一个山间的“城堡”。
老罗告诉我们,半个世纪前,因不堪地主欺凌,老罗的祖父举家迁到离暨龙坝3公里以外荒无人烟的大山深处,以木料作梁,茅草当瓦,在这里择岩而居。在老罗家族世代相传的睡前故事中讲得最多的,便是这位先祖荒野生存的种种经历。
老罗的祖父是在冬天迁来的,因此最要紧的便是保持体温。这位开拓者多次摸索,才研究出创建简易小棚的方法。光会搭避难所还不够,在寒冷的夜里,生火也是必备技能。丰都这片大山里干枯的松枝是最适合钻木取火的东西,用石头在木头上敲出缺口,转动树枝擦出火花,引燃枯枝,便可以取火。
枯枝里常常躺着正在打瞌睡的青蛇,因此得格外小心。不过,在深山里,蛇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在荒野里,由于缺乏医疗条件,因此绝对不能 生病。如果人被雨淋湿,衣服难以在短时间内烘干,就最容易感冒。所以老罗的祖父会非常留心天气情况,就算安全的时候他也会对着旷野吼两声,根据回音来判断 天气情况,如果回音比平时大很多,同时空气中有很明显的森林气味时,就得赶紧找地方避雨了。
老罗的祖父在这山野里躲避了整整五年,才逐渐与周边乡村沟通,建起了一个小小的棚屋。
80年时光从这棚屋身旁划过,它逐渐老旧、翻新、重建,最终变成了今日的“城堡”。如今的堡主罗永周很有经济头脑,家里不但先后添置了木工工具、打米机、粉碎机等加工器具,而且洗衣机、电冰箱、彩电、音箱、DVD、手机等生活娱乐设备也一 应俱全。
前些年,政府提出让他们搬迁,老罗想了想,还是拒绝了。虽然老罗的岩居经常停电,也没有手机信号,但这里空气好,没有城里的汽油味,喝的还是山泉,他要在自己这座小“城堡”里安静地生活一辈子。不仅如此,这个一生务农,靠着庄稼地吃饭的糙汉子,悄悄地说:如果我迁走,离家的老婆如果回来不就找不到我了吗?而这一等,就是二十多年。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