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东钱湖宁波人都知道,可是你知道东钱湖有哪十景吗?如果曾经去过、或者还没去过的小伙伴,可要瞧仔细了,旅游玩的就是精髓!
陶公钓矶
陶公半岛横亘湖心,远眺似伏牛饮湖,别称伏牛山。山巅松柏浓郁,涧麓民居云集。
民间有越大夫范蠡功成身退偕西施隐居垂钓于此之说。范蠡一名陶朱公,后人因此改名为陶公山。旧说牛头渚曾为范蠡垂钓处,遂名“陶公钓矶”。
余相书楼
湖北月波山麓有平畴濒水,山竹岸柳掩映成趣,临涧听空山鸟语,登高眺两湖烟波,堪称钱湖眉眼之地。
明万历元年(1573),余有丁在月波寺废址四围划田百亩,筑五柳庄,神宗御书“名山洞府”以赠。余搜罗天下园林之胜,择其精要而用,一竹一树皆独具匠心。因感陶渊明《归去来辞》,庄园内楼榭亭居均以辞意名。余有丁官至礼部书,授文渊阁大学士,晚年在此读书自娱,其庄园遂以“余相书楼”传世。庄园书楼今已荡然无存,其地今改为海军疗养院,然声名依旧。
霞屿锁岚
东钱湖岸线曲折,湖心常孤悬绿洲,以霞屿、烟屿夺目。霞屿遥对陶公,背依福泉峻岭,山岚积郁,水气弥朦,远眺孤屿锁雾,强钤中流。
宋开庆元年(1259)前后,资政殿大学士史岩之在岛上凿石窟“补陀洞天”,并在其旁筑霞屿寺,其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0)废,宣德八年(1433)重建,清末又废。石窟也于此前后淤塞荒废。1976年浚湖时被发掘面世,石洞为东西向隧道,长40米,高宽均约3米,中有石窟,成洞中之洞,洞龛内镂有石佛、石龙。
二灵夕照
二灵半岛突兀于湖东,取山灵水灵而名。“东钱湖之名山水不可以一二数,而二灵为最奇”。(元戴良《二灵山房记》)其地有奔马饮江,游龙赴壑之势,湖山景观独尊二灵。
宋初,钱文王命韶国师在山上建七层石塔一座,山下有金兰庵,宋熙宁末(1080前后),左正言陈禾筑二灵山房读书于此。后知和禅师将其改为二灵禅院,宣和间(1119-1125)重修塔院,建炎四年(1130)毁于兵火,绍兴间重修。明太祖赐住山诗13首。 永乐间寺废。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建,清末又废。今已修复。宋塔俯临清波,每当夕阳西薄,湖面塔影横斜,为二灵最美之时。
芦汀宿雁
谷子湖有小岛称瓜屿,一堤连岸。宋端平间(1234-1236)上建岳鄂王庙,后屡废屡建。
庙旁沙洲旧时芦苇连片,秋深鱼肥、北雁南飞时,有古槐倚风,哀鸿陈空,更显萧瑟气象。1990年,东钱湖风景名胜区开发基金会集资17万元,将岳庙及庙内十余帧清代匾额修缮一新。
白石仙枰
白石山为东钱湖北高峰,玲珑峭拨,状貌清奇。
上有大石平坡,广约六址平方米,传说有两仙姑在上弈棋,为牧童窥见,才把天机识破,故事传遍。乃名其石为仙枰。
百步耸翠
湖西南群峰间有山兀立陡峭,称百步尖,因其状似宝剑,有传说谓能以百步上山尖者,可得一宝剑,故又名百步剑。
昔人有“众山俱绕膝,高鸟仅翔腰”形容其高峻。清咸丰未年(1861)太平军在此作寨,今留有古城寨基数座。
上林晓钟
福泉诸溪以上、下水著名。缘上水溪行,有桃林夹岸,幽谷处有小村横街,北宋乾德间(963-968)建寿宁禅院。
南宋丞相史浩在其旁甃石百余丈,宛若天成,称“假岩”。清康熙间(1662-1722)僧超济重构佛殿,更名上林寺。每当晓钟敲响,涧谷共鸣,愈显空山清幽。
双虹落彩
东北部梅湖未湮时,自成格局。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利用浚湖淤泥,在邵家山至杨家山间筑成分湖长堤称五里塘,塘宽七八米,首尾各建石拱桥一座,东为下虹桥,西称上虹桥。暮春初夏,雷雨过后,上悬虹霓,下伏弓桥,故取李白“两水夹明镜,双虹落彩桥”诗意,名其景为双虹落彩。
殷湾渔火
与陶公山隔湖相望的殷家湾,也是一个突出湖面的圆形半岛,环湖而居的村民,多以捕捞为生。
一叶扁舟,随波逐浪,每当夜幕降临,渔火点点,闪烁浮动,与咿呀桨声交织成湖上美妙的夜景。
据了解,如今东钱湖十景,有四景旧影难觅了,分别是“余相书楼”、“双虹落彩”、“上林晓钟”、“芦汀宿雁”,希望这些景点还能恢复往日的风采,东钱湖的美也需要等你慢慢去发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