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市场面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困局,两成经济型酒店陷入生存危机,五星级酒店则结束了自2005年开始的黄金扩张期。
“你知道我现在最生气的是什么吗?就是一些旅行社拼命炒作说旅游线路在怎么特价,怎么便宜!”因为激动,上海旅游行业协会会长黄光荣的语调高了很多。
自2008年11月以来,关于上海出境游、国内游价格大幅下降的消息此起彼伏。
“表面上看,价格是下降了,游客是多了,可是,这个利润原本不高的行业,现在还剩下多少利润?大旅行社还好一点,没有采购体系的小旅行社又怎么生存下去?”黄光荣用一串反问向《瞭望东方周刊》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春节后,黄光荣不断地向各旅行社重复:“大家理智一点,千万不能拼命降价!”
对于上海本地的旅行社来说,并非没有意识到危机,而是骑虎难下。
“最赚钱的商务游业务缩水了50%,出境特价团表面上热热闹闹,利润却只有平时的40%,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接下来的几个月淡季,该用什么促销手段熬过去。”上海青旅出境部经理周迎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他眼里,上海旅游市场正面临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困局。
出境游骑虎难下
特价团出现于2008年国庆长假之后,当时,金融危机对国际航空公司和境外酒店业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国际贸易萧条让商务旅客数量锐减,航空公司国际线路的空座率高了,国外的酒店入住率也下降了。所以,他们主动向国内旅行社提出降价。”周迎风告诉本刊记者。2008年11月,上海往返巴黎的机票(不含税)最低只要4440元,往返伦敦(不含税)只要4600元,到了12月,德航、芬航的往返欧洲促销机位甚至低于3000元;而五星级酒店的报价也下降了两到三成。
还没来得及为成本下降欢欣鼓舞,新的状况出现了:大批个人出游计划取消、企业商务游开支缩减。国内旅行社明白了:省下来的这些钱并不会落入自己的腰包。
“大型旅行社都会有一批企业客户,按照惯例,每年10月份前后,旅行社要向这些企业确认来年商务旅游计划。”上海国旅出境旅游中心一位销售经理告诉本刊记者。
确认的结果是:“拖着迟迟不肯确认已经算好的了;很多公司交回来的员工奖励旅游名单中,原本是一个部门20多个名字,后来只剩下了经理和总监的名字;更多的公司直接就说全部取消了。”因此,上海国旅出境旅游中心的2009年商务出境游业务缩水了一半以上,“商务游虽然只占出境游业务总量的20%多,却最赚钱。至于个人旅游的景象,就更不用说了。”
上海市旅游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出境旅游人数已经从2008年8月的69673人,下降到了11月的47303人。2008年8到11月同比增长率分别是-21.75、-5.06%、-14.46%和-16.94%。
为了争夺出境游客源,价格战也就顺理成章了。
例如2008年12月,上海出发的德法荷比卢5国9日游,全部费用只要8888元。同样产品在2008年暑假和国庆期间的报价,分别是15000元和17000元。
而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一些中小型旅行社,甚至推出了美国夏威夷7天9999元、埃及深度游8天8889元、悉尼布里斯班8天6089元的报价。
2009年春节长假之后,各旅行社你追我赶,出境游产品价格下跌更为明显。
例如,2月份,日本4天游定价只有3500元,而同样一条线路在春节期间要卖到6000元以上,即使在平时也要4500元;澳大利亚8天游只要12300元,比去年同期下跌了3000多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境游价格平均下降了20%~30%。当价格竞争到现在这个程度的时候,旅行社仅仅拿机票、酒店和地接社上的让利来降价已经不够了。”周迎风告诉本刊记者。以澳洲8天游为例,即使往返特价机票价格同比下跌了700~800元,还是不足以弥补3000元的下跌空间。
目前,上海中国青年旅行社的出境游降价方式是,由航空公司、酒店、当地的地接旅行社和自己公司各自让出500~800元的利润,达成3000~4000元的降价目标。
“但是,就算只让出500~800元,对旅行社来说,也意味着我们的利润下降60%,如果再这么下去,不管哪家旅行社都得关门。”周迎风说。即使意识到这是杀鸡取卵,旅行社却不得不硬撑下去,因为“机位和酒店房间都是提前预订,付了定金的,人数不够就得亏钱。而且,如果现在不保证足够的客源,明年,航空公司和酒店就不会再给你足够优惠的价格,甚至到了旺季,你有了客人的时候,却没有机位,也没有酒店房间了”。
旅行社生存危机
旅行社的降价努力并没有疏解这个行业面临的危机。“现在10多条线路,即使降幅已经达到20%,游客人数却只是稍微多了一点点,”上海中国青年旅行社营销中心总经理刘小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如果5月份价格还不能回升,这个行业就有大问题了。到时候我们可能把现在大家都有的欧洲7国10日游,改成两三个国家,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深度游,以避免价格战。”春秋国旅新闻发言人张磊告诉本刊记者。
为数众多的中小旅行社,生存更加艰难。
在出境游业务上,小旅行社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先在当地招揽游客,再把游客转包给大旅行社,从中赚取差价,“现在大旅行社这么一打折,自己都没有利润了,这项业务自然已经没有我们的份,”在浦东南路一家15平米的“世豪旅行社”门店里,总经理李巧兰一边整理着屋子,一边无奈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如今为了节省成本,只有一个雇员了,负责一些外地老年团来上海后的接待,但是,现在酒店价格也这么低,靠那一点提成没什么赚头,完全是辛苦钱。”
国内游业务也在出境游的挤压下“没有钱赚”。李巧兰说,中小旅行社在国内游项目上的盈利,主要来自于接团之后,转包给当地的地接社而赚取差价,而地接社的利润,则来自于游客在当地消费、住宿和餐饮的提成。
“山东5日游才888元、北京双飞5日游才1700元、海南5日游才1700元,桂林阳朔5日游更是只有1300元,你说,我们还能赚到什么钱呢?”李巧兰说,对于中小旅行社来说,生存危机其实已经是一种普遍状态,“这些地方和我合作的地接社老板,都把大部分固定导游裁掉了,平时就自己一个人在公司接接电话,保持业务关系不间断,有业务的时候再临时招几个导游,因为只有以这样的最低成本维持着,我们才能熬过这段日子。”